二十年前,时任医院肾病科主任的罗定正式以副团级身份转业。从此,他脱下了那身穿了十几年的橄榄绿,从一名献身国防事业的军医转变为一名服务社会的民医。尽管工作环境发生了改变,但他敬业奉献、忠诚担当的医者初心却历久弥坚。
一心为民,砥砺精进转业之后,他长期从事肾移植术后的随访工作,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约有一万余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长期跟随罗定主任接受治疗,遍布东北、西北、华北、华中等全国各个区域。
年,医院,担任副院长兼肾病科主任。在临床实践中,罗主任始终遵循“患者至上”的理念,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因人而异,辨证施治,为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排异反应、胃肠功能紊乱、肝损害、上呼吸道感染、肺感染等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都能熟练掌握和治疗。并能从心理上缓解患者术后的精神抑郁、心理焦虑等不良情绪,深受众多患者和家属信赖。
为了普及肾病知识,破解疫情期间患者的就医难题,罗主任长期坚持线上直播,为患者免费答疑,让全国各地的肾病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迄今为止,线上直播已持续进行了两年左右,目前已经进入第期。
此外,罗定医生医医院、医院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医院开辟了一条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近年来罗主任持续随访各地,先后走进内蒙、重庆等地,深入基层肾友家中,送医上门,并组织开展肾友会,帮助肾友尽快恢复健康,重新融入社会。
精心施治,避免联合移植在临床实践中,罗主任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尽最大努力为患者节省就医成本,并通过自身精湛的医术让他们得到最有效的治疗,将医者的大爱情怀渗透到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年,一位年愈半百的朝鲜族患者在家属的陪伴下来到了罗定主任的诊室。这名患者先前罹患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症状,医院接受了肾移植手术。术后一个多月,患者因治疗期间服用药物而引起排异反应,导致药物性肝损害。医院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了解之后,建议患者进行肝肾联合移植。
医院给出的治疗建议,患者开始犹豫。如果接受肝肾联合移植,需要花费多万,这对于原本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而言,无异于雪上面霜,最后必然导致“因病致贫”,背负沉重的医疗债务。如果放弃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肝和肾都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两者均属五脏,如果肝肾俱损,那么人体健康势必受到严重影响。
怀着紧张、焦虑、惶恐的心情,患者在家属的陪伴下,医院就诊,主治医师纷纷束手无策。怀揣最后一丝希望,他医院肾病科。罗定主任简单了解了患者病情之后,为他进行了保肝抗排异治疗。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很快就恢复到了正常范围。罗主任尽最大努力为患者降低了就医成本,解除了“因病致贫”的苦恼。
让移植肾绝处逢生作为一名退伍多年的“老兵”,数十年来罗主任时刻坚守初心,始终保持服役期间养成的优良作风,并在日常工作中将军人的勇敢、刚毅与果断诠释得淋漓尽致。
年7月,一名来自黑龙江的李姓患者,接受肾移植术已将近二十年,由于胃肠功能紊乱,全身严重脱水,移植肾也因此产生排斥反应,肌酐值飙升至0多,医院认为移植肾已完全丧失功能,将他赖以维持正常生活的移植肾彻底判处了“死刑”。
患者多方求治,医院纷纷拒绝接诊。后来,由于一次偶然机会,患者得知我院罗定主任在肾移植领域具有深厚造诣,于是立即乘飞机来到北京。罗主任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了解之后,认为手术治疗存在极大风险,但如果放弃治疗,移植肾或许将永远丧失功能,患者也将丧失赖以维持正常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决定为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并为他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经过罗主任医疗团队两三个月的悉心照料与调理,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肌酐水平逐渐恢复到了左右。原本无可救药的移植肾终于“死里逃生”,重新恢复了正常功能。
帮助患者走下轮椅年11月,一名来自四川达州的男性患者坐着轮椅来到了罗定主任的诊室。这名患者换肾已经二十余年,不久前的一天,他突然感到下肢关节红肿热痛,无法正常行走,同时伴随发烧等症状。医院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之后无法做出明确诊断,也无法为他进行有效治疗。
后来,患者得知我院罗定主任擅长治疗各类疑难肾病,于是医院。罗主任了解了患者病情之后,首先为他进行了十余天的临床治疗,患者下肢单独控制良好,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行走。随后,罗主任又继续为患者精心治疗了十余天,病情最终得以完全康复。患者感慨地说:“医院,遇到罗主任,要不然就真的完了。感谢罗主任让我重新站了起来!”
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罗主任治愈无数患者,同时也收获了无数赞誉。在他的诊室悬挂着一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格外引人注目。“人品结缘,止于至善”,仅仅八个字,言简意赅地诠释了他仁心济世、一心为民的医者情怀,同时也是他锲而不舍、执着追寻的真实写照。
品牌发展中心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