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zuozhejieshao
郑小春,医院小儿科硕士研究生
粑粑麻麻每多了解一点常识,宝宝就离疾病远一步。今天介绍一项被大部分家长忽视,但又被肾病专家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疾病预警。
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入园、入学体检,以及每年的例行体检都没有加入这项检查。那就是---尿常规!相信大部分孩子并没有做过这项检查,家长也不清楚为什么要查。
为什么要强调这项检查的重要性?与成人肾脏病一样,小儿肾病也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仅仅只有尿检异常。因为常常不能及时被发现,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但儿童肾脏病与成人不同的是,只要发现早,治疗及时,方式正确,很多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儿童肾病患者正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而目前已知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不少成年人的肾脏病就始发于儿童时期。小儿常规体检尿常规,有助于及时发现早期肾病。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当幼儿园老师打来电话的时候,贝贝妈妈不以为然,不就是尿里有点泡泡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现在的老师连这点事也要强调,这么小的孩子查什么尿常规?直到后来,突然觉得贝贝变“胖”了,到医院做了一些检查,大夫告诉她才知道,贝贝不是胖了而是水肿,尿中有泡沫是因为尿蛋白含量多,根据检查结果,孩子初步诊断是肾病综合症,贝贝妈这才意识到事情并不是她想的那么简单。
那做了尿常规,显示有尿蛋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如果孩子尿检出现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问题。
下面我们着重介绍尿常规中蛋白的意义蛋白尿是如何形成的呢?
众所周知,尿是我们肾脏形成的。我们全身的血液通过肾脏时,其中的废物、毒素都会通过尿的形成排泄出去。因为肾脏会把血里的蛋白又回收到血里,所以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尿中是几乎没有蛋白的。
但是如果当肾脏的屏障功能和重吸收功能等出现了问题,使本来应该被重新回收到血里的蛋白,从尿中漏了出去,就形成了蛋白尿。
蛋白尿一般分以下几种
1、一过性蛋白尿
从名字上看就知道这种蛋白尿的形成是一过性的,有可能是发热、情绪激动、激烈运动等造成,没有肾小球基底膜的改变,这种情况一般是不需要治疗的,等诱因去除,尿蛋白也就没有了。
2、体位性蛋白尿
主要表现为站立时间长后出现蛋白尿,平卧位后可消失。部分与胡桃夹现象(想要了解更多胡桃夹现象相关知识,请继续白癜风专治医院有哪些北京治白癜风症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