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生肾病,常见的形式就是以肾病综合征起病。儿肾之家今天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类疾病。
儿童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不是具体的疾病名称,它是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这样一组联合出现的疾病状态。
儿童得的肾病综合征,原发性最常见。也就是说不是继发于其他疾病。但这类肾病通常有诱发因素,比如孩子感冒或者是被虫子咬了以后开始发病,出现水肿、尿里泡沫多的情况。这种水肿从眼睛周围开始肿起,然后肿得越来越明显。半卧位的时候,水肿又会因为重力集中到背部、臀部。有水肿的地方,皮肤蹭亮而柔软,按下去会有坑。
为什么别的孩子感冒、被虫咬不会诱发肾病,而肾病综合征的孩子却会出现这种情况?发病机制考虑与免疫调节异常、全身循环因子、以及足细胞先天结构异常有关。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尿蛋白?
我们知道,肾脏最主要的功能是过滤、净化血液。正常情况下,血液里的蛋白质通过肾脏过滤时,大部分会被肾脏重新回收,仅有极少量的尿蛋白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而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因为肾小球滤过屏障出了问题,使得原本应该回收的蛋白质漏了出去。
肾小球其实就是一团毛细血管球,这团毛细血管球的管壁超微结构如下图所示,有三层结构,最上面好多只脚一样的是足细胞,中间一层是基底膜,下面一层是有孔的内皮细胞。而儿童肾病综合征,足细胞出了问题。
肾病综合征的孩子,正常的足细胞结构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足突弥漫融合。足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上皮细胞,我们身体里,越幼稚的细胞越容易再生,而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越不容易再生,因此,足细胞很容易出现损伤。
足细胞损伤后,相当于滤过的城门坏了,看守能力自然就薄弱了。不该跑的蛋白质趁机跑掉了,使得蛋白质大量漏到尿液中,血液中蛋白质减少。而血白蛋白减少,吸不住水,水就从血管内跑到比较疏松的组织中去,导致人出现眼周、下肢等部位水肿,就有了肾病综合征的局面---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
儿童肾综的蛋白尿程度很重,试纸测尿蛋白常大于3+,尿蛋白肌酐比大于mg/g,24h尿蛋白定量大于50mg/kg;血白蛋白小于25g/l。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修好城门的一线方案是:糖皮质激素
一般小孩子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90%以上的患儿病理是微小病变,一般来说,可以先直接根据微小病变开始经验性治疗。而修复好肾综患儿的城门,不再漏蛋白,激素是一线治疗方案。
有大约5%的小孩会在肾病综合征发病后1-2周自己缓解,原因尚不清楚,所以推迟几天或者观察1-2周也是可以的,但大多仍会反复,最后依然需要激素治疗。
小孩肾病综合征激素起效的时间比成人快,成人肾病综合征有些激素起效时间长的要等到16周。但儿童不一样,儿童在使用足量激素的4周内,90%都会完全缓解,剩下的通常也会在6-8周内缓解。激素起效越快通常预后越好。
初始治疗通常足量激素(泼尼松60mg/天或2mg/kg/d)治疗4周(部分可能延至6周),随后激素改隔日用药,隔日治疗对生长影响比较小,随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推荐9-12个月(具体减量宜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减量或停药)。
敏感的患儿初次治疗完全缓解后,可能会经历1次或者几次复发后便不再复发,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会频繁复发。
应对频繁复发,管理的第一步武器是隔日低剂量激素来维持缓解。如果这个方法不奏效,仍然复发或者是出现激素明显的副作用,如行为异常、股骨头坏死、青光眼、白内障等难以接受的激素毒性反应,需要考虑激素的替代方案,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霉酚酸酯。还不行,可以考虑利妥昔单抗以及其他免疫抑制剂。通常,选择哪种二线方案跟医生的用药习惯、患者能承担的治疗费用等因素共同决定。
对于4周激素治疗后患儿的病情仍然毫无好转被视为激素耐药型,这种情况通常需要肾活检明确是否有其他肾小球疾病,比如FSGS。激素耐药型一部分加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依然可能达到缓解。
儿童肾病综合征的预后
绝大部分的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相当好,激素或者是二线方案能使病情缓解。仅有少数患儿持续不缓解,走向长期抗战之路,但是,宝贝不怕,抗战路上,有我们儿肾之家始终相护相随,我们共同期盼:早日取得抗战胜利!
附儿肾之家门诊时间及公众甲氧沙林片白癜风中医诊疗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