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患弱视疾病的儿童越来越多,在整个弱视疾病患者群体中所占比率也随之增高。为此,弱视疾病才慢慢被重视起来。弱视是一种视觉功能发育的混乱,常伴有斜视与屈光不正。专家提醒,儿童一旦患弱视,如不及时治疗,将一生受其影响,恢复难度较大。因此,弱视儿童最好在3-6岁这一最佳恢复期进行合理治疗,让眼睛及早恢复健康。 弱视是严重损害视功能的一种常见病。弱视是一种先天性的或者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2岁以内)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的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发生竞争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的视力疾患,是严重损害视功能的一种常见病。 “屈光不正性弱视,双眼均有明显的远视、近视、散光,不能双眼单视造成视物模糊,即使配镜,视力下降也很快。弱视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而中、高度屈光不正是导致弱视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70%为远视性弱视。因此,儿童一旦患弱视,要尽早进行合理的弱视训练。”1.5爱眼小贴士提醒。 弱视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眼性,多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身上,多数近视在-6.00以上,远视在+3.00以上,散光大于2.00或伴有散光者,尤其多见于远视性屈光不正者。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要是由于幼儿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1-3岁)及敏感期时,没能及时正确治疗,视网膜的物象始终模糊不清,大脑中枢长期接受模糊刺激,久之形成弱视。 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屈光不正性弱视眼会影响患者的立体视功能,患者在看物体时不能正确判断物体的距离,而且他们所看到的物体是模糊的甚至有重影的,严重的会影响他们对眼前事物的正确判断。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影响几何课程的学习。 如何发现孩子弱视?提醒家长,儿童弱视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常表现为视物不清等,但由于孩子较小,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自觉异常,因此孩子视物时要多注意观察。 “看远看近都吃力,喜欢凑近视物;走路时,表现为深一脚浅一脚,容易摔跤;写字常出现重叠、不整齐、不成行等现象;光线不好时看东西更困难;对物体大小、明暗、形态的辨别迟疑;散开能力减弱,正常者可以一目十行,弱视孩子看书的速度比正常孩子要慢很多;如果发现这些迹象,家长就要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眼科机构做视力检查。”
弱视最佳治疗期是什么时候?儿童弱视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学龄前期(3-6岁)。儿童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是在6岁前,12岁以后属于不可塑期,视力恢复就相对困难。 此外,强调,弱视的治疗是长期的,要把家庭训练和1.5视力恢复仪训练结合起来。对于弱视患儿,要做专门的“遮盖”弱视训练,即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把视力正常的眼睛遮盖起来,让孩子只能用弱视的眼睛去看,慢慢锻炼视觉。单眼弱视的患儿往往只用正常的眼睛看东西,弱视的眼睛得不到锻炼,只会加重病情。
更多信息可添加微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便宜哪里看白癜风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