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节特稿张工彧漫漫杏林路弘道养韬光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freshinterracialpics.com/fengshang/xinchao/1157.html

3月17日

中国国医节

大/医/精/诚?传/承/国/粹

THECHINESSMEDICINEFESTIVAL

何为国医节

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了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吸引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另拟“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呈教育部,并规定了6项消灭中医的具体办法。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废止中医案”。

反对“废止中医”请愿书

全国17个省市、个团体、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大会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组成赴京请愿团,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同时全国总商会、中华国货维持会、医药新闻报馆,以及南洋华侨代表等电请保存国医。社会公众舆论也支持中医界,提出了“取缔中医药就是致病民于死命”、“反对卫生部取缔中医的决议案”等声援口号,最终,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旧医药的决定。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历史照片

国医节特稿

供稿:张工彧

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名医,教授,金陵医派泰斗张简斋第三代传人,宫廷御医马培之第五代传人。生于百年中医世家,从医43年、行医39年。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国医节

漫漫杏林路弘道养韬光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始建于年,是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我国的诸多国医大师、院士都是我校校友。近年来,在校领导的英明决策和卓绝努力下,我校成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科研实力居全国中医药大学前列。这是我校之幸、杏林之幸。我作为一名中医人在此研学从业40多年,为学校的发展深感骄傲。回望我的漫漫杏林路,乃始于幼学家教。

耳熏目染,幼学博记

我生于百年中医世家,我的父母都是医院创建时的创始人。家父张洪先医院马泽人院长,是孟河医派第二大家(黄、马、巢、丁四大家),是宫廷御医马培之的亲孙。我的医院治疗脾胃消化病大家,以用药轻灵见长。家母王问儒是民国中医泰斗张简斋嫡传弟子,是治疗心脑血管病大家,以善调奇经八脉为著。从记事起,我就学习、诵记药性赋、汤头歌等,到药房学认各种中药,并随父母坐诊、闻诊等。

考入母校,系统学习

年10月考入南京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传统中医知识和经典医著。医院襄诊,我从小在家中经常聆听父母教诲。父母经常为一些典型病例讨论、争论,甚至会对某些用药的补泻功效争论,对用药份量的一分(0.3克)还是三分(0.9克)争吵。讨论危重病例的思路、用法、选方、遣药等等,使我受益终身。中医书籍汗牛充栋,我如饥似渴像海绵吸水一般阅读各类书籍、丛书、类书及各个朝代的名医泰斗、大师名家的心得或巨著。

遍访名医,拜师博学

年底医院心脏科全国名医奚凤霖主任、黄一峰院长、叶孝曾主任(叶天士后代)。当时有王老主任诊脉只搭足背趺阳脉而不诊寸口脉,且每获良效。国医大师周仲瑛老师给我们讲肺系病症的辨证施治;妇科由国医大师夏桂成老师上课,给我们讲调理妇女周期大法;医院傅宗翰院长给我们做干燥综合症中医辨治的学术讲座,傅院长是我国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红斑狼疮病第一人,是金陵医派泰斗张简斋的大弟子。医院老六病区大当家汪履秋老主任满腹经纶,古文经文倒背如流,谆谆教诲,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中医治疗风湿顽症的妙法经验,屡试不爽。还目睹了孟河大家张泽生把归芍六君子汤运用的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张老慈眉善目、道风仙骨(又和蔼可亲)地为省市领导保健治疗,闲暇之时,他常邀医院肾病大家邹云翔院长下围棋对弈,痔科施启生主任则一旁观战。我国针灸泰斗邱茂良大师,我80年代常旁观其针灸,他握针如刀,下针如神;儿科泰斗江育仁老师给儿童诊病时和蔼亲切的音容笑貌亦常在脑海萦绕。尤为记忆深刻的是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上课非常生动、活泼、风趣,内科外科全精通;干老上课常引经据典,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草木虫鱼无所不及,使我终身难忘。亦立志要做他们一样的中医人。

中医书山,经典为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徐大椿《慎斋刍言》云:“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我和所有中医人一样从《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入手,逮《八十一难经》,及《伤寒杂病论》。我从事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研究和教学数十载,曾经一个暑假中写《金匮》论文8篇并发表。对中医温病专著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亦有涉猎和钻研,后来对“金元四大家”尤为潜心贯通。近年来对中医流派学说倾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guihuan.com/sbzz/7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