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门诊,遇见一位1型糖尿病患儿的母亲,问我:
幼儿园不接收1型糖尿病患儿,怎么办?
如果孩子入园,做为家长又该如何处理?
这些问题,说实话,有些已经超出我做为一个普通医师所能解决的能力范围。
询问了一些同道,针对这种情况,谨提出如下建议(更多时候需要政府、社会层面的解决)。
一、家长需要和幼儿园告知小孩病情吗?
要。
如果隐瞒病情,其后果可想而见。
老师如果不了解小孩病情,就会让小孩和其他小朋友参加集体活动。
如果运动量过大,可能导致小孩低血糖。
如果课间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吃点心,可能导致小孩高血糖。
这些都会给1型糖尿病患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必须向幼儿园告知小孩病情。
二、如何和幼儿园老师沟通病情?
有效的沟通需要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做许多的前期联系工作。
(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建议)
1、首先坦承病情;
2、心平气和,理性沟通,不要打悲情牌,给老师留下负担;
3、提前与幼儿园签好免责声明;
4、需要用5~10分钟时间准备,向老师讲明什么是1型糖尿病,以及在幼儿园里老师需要注意的事项。
其实在幼儿园的关键就两点:一是强调低血糖的及时发现与处理;二是小孩不能随意吃零食。
三、家长应该做什么?
我有时看到某些文章里个别专家说:1型糖尿病小孩可以同其他小孩一样地正常生活学习。
我想这位专家的话有失偏颇!
1型糖尿病患儿,怎么会和其他小孩一样?饮食要控制、运动要控制、还要经常测血糖,这都是必须直面的现实。
他怎么能了解家长的心中之痛?1型糖尿病给患儿本身和家庭带来了多大的负担?!
做为糖尿病患儿的家长,要付出比普通家长多出数倍的精力!
譬如,对于准备上幼儿园的患儿来说,我个人认为家长应该做的事情就有:
1、必须要有一人不上班,专门负责小孩的治疗(大部分是妈妈)。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建议妈妈就在幼儿园里工作。
2、妈妈要给孩子准备食物,而不是由幼儿园准备。
因为碳水化合物必须定量,在幼儿园里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3、妈妈中午要去幼儿园给患儿注射餐时胰岛素。
去幼儿园注射午餐前胰岛素时,建议询问老师上午有无较多的体力活动。如果有,则要注意减少餐时胰岛素用量。
4、妈妈要掌握1型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控制范围。
家长都想把小孩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这是错误的!
鉴于目前的治疗水平以及社会的支持力度,我们建议对于儿童1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是:
在不出现低血糖(或偶尔出现轻微低血糖)的前提下,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于7.5%,而并不要求强化控制。
这与成年人的糖尿病治疗目标有很大不同,其原因在于小孩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如果严格控制血糖,极容易出现严重低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7.5%,基本相当于:
餐前血糖5-8mmol/L
餐后血糖5-10mmol/L
(建议餐后血糖比相应餐前应高2-3mmol/L,如果餐后血糖与餐前血糖水平相同,甚至更低,很容易出现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睡前血糖6-10mmol/L
凌晨血糖5-9mmol/L
(凌晨血糖适当放宽,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预防夜间低血糖)
5、妈妈要和幼儿园的老师密切沟通联系
这种密切关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没有小结,做为一个普通的糖尿病科医师,实事求是地说:
我感觉到自己力量非常菲薄,可能还是没法帮助这位家长解决多少的实际困难。
真诚希望社会、政府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