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一份中国糖尿病的最新数据报告,我们中国人得糖尿病的人真是越来越多。中国18岁以上的成人得糖尿病的,加上糖尿病前期的人数,占到47%左右,将近一半人意气风发地走在了糖尿病这条大路上。
这就引申出来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很多人担心问我,叶梁老师,我得糖尿病了,我的孩子会不会遗传?如果一半中国人都走在糖尿病这条路上,你说你还用担心遗传这个问题吗?糖尿病是怕遗传能避免和解决的问题吗?
我告诉你,不要琢磨遗传的问题了,那是不可改变的问题。但有另外两个导致糖尿病的问题,可以改变,你真正要做的是解决这两个问题。两个什么问题?一个是吃饭方法的问题,一个是肠道益生菌健康的问题。
如果你让你的孩子,从小按照你得糖尿病的吃饭方法吃,他肯定也会和你一样得糖尿病。除非你让他从小学会选择健康饮食,那他很有可能会走向另一半不得糖尿病的路。
所以大家现在应该想明白的,不是糖尿病遗传不遗传的问题,而是你的吃饭方法和习惯全部传给你孩子的问题。因为真正能导致你孩子得糖尿病的,是你吃饭的问题,还有一个是你的肠道菌群不健康的问题。如果从小就注意他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他就很难得糖尿病。
我们中国人的饮食,最大的特点是主食的比例大。过去我们主食限量,经常挨饿,主食的碳水化合物对我们健康的影响,只停留在牙齿不健康和免疫力差这个层面上。
现在不同了,我们中国人富有了,主食能随便吃,碳水化合物不但主食提供,还有大量的甜饮料、糖和甜食提供,我们一下子进入了高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时代!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就是食物里面升糖的东西,大家别只看到糖、蔗糖、淀粉这几个字眼,以为只有它们升糖,所有到我们肚子里能够被消化分解,最后以葡萄糖的形式进入我们血管,升高我们血糖的食物成分,都叫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食物中真正升高血糖的罪魁祸首。某种食物的碳水化合物量越高,你吃上它就会导致大量的葡萄糖进入你的血液,升高你的血糖。
哪种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就是我们平常吃的最多的主食类、谷薯类这些东西。这类食物的特点是,你天天吃,顿顿吃,不吃就饿,吃少了不舒服,不油炸,不熬成粥,不蒸煮,不加糖,没有咸的东西配着吃,它就没有味道,你咽不下去。
大家可以看我给大家写的书《这样就能战胜糖尿病》,里面有各种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表》。你吃某个食物时,查一下它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如果它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你就要小心了,别吃它太多,吃多了你的血糖就难控制。
很多人可能一下子看不懂,没关系,慢慢学,慢慢悟。糖尿病是慢性病,有足够的时间让你久病成医。
比如看《食品交换份表》,你记住一份谷薯类的食物含20克碳水化合物,
一份蔬菜类的食物含17克碳水化合物,
一份水果类的食物含21克的碳水化合物,
一份肉是不计算碳水化合物的,
一份豆制品是4克碳水化合物。
注意,豆制品里的豆是黄豆,不是其他的红豆、绿豆、白扁豆。这些豆是谷薯类的,和主食一样,一份含20克碳水化合物。
比如有一个糖友,她自己打杂豆浆,和她用一份黄豆25克,一份红豆、绿豆、白扁豆25克,同时吃二两馒头,她发现餐前不到6,餐后半小时12点多,餐后一小时13点多,餐后两小时10点多,餐后三小时7点多。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来算算,一份黄豆25克,含4克碳水化合物;一份杂豆25克,含有20克碳水化合物,打成豆浆喝着,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是24克。
我们人体餐后半小时内可以吸收20克碳水化合物,最高可以把血糖升高到9.4!如果你的胰岛功能差,只有正常人控糖能力的70%,那这杂豆浆里面的碳水化合物加上馒头的一部分碳水化合物,估计能让你的餐后半小时血糖立马升到12以上。
她吃二两馒头,克重,一份馒头是35克,提供20克碳水化合物,克馒头,差一点就是三份,可以提供57克碳水化合物。这样算下来,她这顿早餐一下子吃了多少碳水化合物?81克碳水化合物。
正常人吃这么多,血糖都要哆嗦一下,你糖尿病胰岛功能差,血糖能好吗?所以你不算碳水化合物量,就盲目吃饭,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吃多了,怎么血糖就吃高了。
如果我们吃饭,我们的胰岛功能,一顿饭下来,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可以对付80克碳水化合物,只能对付一半——40克碳水化合物。那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一次吃饭,控制饮食的碳水化合物量在40克左右,少用药或者不用药。
很多明白事,会自我管理血糖的人,都是用控制每餐碳水化合物的方法控制血糖。我指导的很多糖友,就是这样控制饮食,把血糖控制住,控制好的。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明日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