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医院肾病科刘旭生冬天宜养

肾为先天之本,是五脏六腑的根基,肾气虚实变化,主宰人一生的生长发育,如果人体出现肾虚,就会引起身体各部分不适,如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失眠、早衰等,因此,养生需要重视养肾。医院大肾科主任、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教授今天继续来看刘旭生教授关于养肾保健的系列专栏——肾主“藏”,冬天宜养精气为先立冬悄悄来临了,中医认为,冬属水,其气寒,主藏,与肾相应。因为肾是一个主“藏”的脏器,养肾也要适应时节变化,故冬天宜养精气为先,生活上做出一些调整,以收藏能量,养护身体。1.“收藏”好过冬收藏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以“藏热量”为主。中医理论认为,冬天应当“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即较早睡觉,待早晨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晚起可滋养人体阴气,如此延长睡眠的时间,减少剧烈活动,才能起到收藏能量的效果。2.冬季养生宜御寒

冬天,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故分布体表的阳气(卫气)就相对比较少,加之外界气温偏低,人体就会感觉寒冷。若衣着单薄或长期暴露在室外寒冷的环境下,机体为了抵抗外界的寒冷,就会调动本来潜藏于机体内部的阳气以御寒。长此以往则会耗竭潜藏于肾中的元阳,这有违冬季养生以“藏”为主的原则。故冬季时节,养生要注意保暖御寒。

3.合理饮食养肾气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基本原则。根据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可选择如阿胶、莲子、百合、山药、银耳、黑芝麻、豆浆、蜂蜜、甘蔗、雪梨、葡萄、猪蹄、鸡爪、花胶、海参、猪肉、鸭肉等滋阴润燥之品以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滋阴润燥的食物一般偏于寒凉、滋腻,如果食用过量,补阴太过,轻则阻碍脾胃的运化,重则会遏伤阳气。故可在烹调的过程中加入少量芳香醒脾的作料,如小茴香、胡椒、生姜、辣椒等。

另外,冬季的饮食也要注意补充足够的热量,适量食用偏温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中医所言“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所以在冬季养阴的时候,别忘了适当地补充阳气,这样补充的阴液在阳气的蒸腾下,才能敷布濡养四肢百骸,才能泉源不竭。

三款养肾温补粥1枸杞猪腰粥做法:枸杞子10克,猪肾一个,粳米克,葱姜食盐少许,同煮成粥。功效:补益肾气、固精强腰,适用于肾虚劳损、阴阳俱亏所致的腰膝酸软、腿足痿弱、头晕耳鸣等症。2苁蓉羊腰粥做法:肉苁蓉10克,羊腰一个,粳米克,同煮成粥。功效:补肾助阳、益精通便,适用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便秘等。3鹿角胶粥做法:鹿角胶6克,粳米克,将粳米煮成粥后,将鹿角胶打碎放入热粥中溶解,加白糖适量。功效:补肾阳、益精血,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虚损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阳痿等。刘旭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大肾科主任,肾病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慢性肾脏病)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大组长之一,牵头重点病种慢性肾衰及尿血病协作研究。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医院名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执行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狼疮性肾炎等;中医药配合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刘旭生主任医师出诊时间:星期一下午(医院医院专家诊室)星期二下午(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八楼慢病门诊)星期二夜诊(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三楼专科门诊)“养肾有道”为广州文摘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guihuan.com/sbfy/8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