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他型别病毒在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可能因为感染其他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二、手足口病什么时候可以发生?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一般3-7月为高发期。人员密集的场所,容易引起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四、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流行的?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⑴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⑵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⑶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也可造成传播。

五、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预后良好。

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预防手足口病吸做到十五字方针:常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⑴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⑵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⑶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⑷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⑸注意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经常对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6)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晨、午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与治疗。在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后方可解除隔离。(7)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8)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场所传播。

(9)可通过接种手足口疫苗来预防相应型别的手足口病。

七、出现手足口病例后的环境应如何处理?

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餐具、毛巾等物品煮沸5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84消毒液(原液:水的比例为1:)每天进行表面擦拭、浸泡和冲洗;屋内可使用含氯的84消毒液(原液:水的比例为1:)进行喷洒消毒,喷洒结束后要关闭门窗30分钟左右后方可通风换气(此方法也可作为预防性消毒)。患者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后,及时清理。将衣被阳光下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guihuan.com/sbfq/6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