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少说,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这位准大学生的病情吧!这是来自河南永城的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准大学生,一位非常帅气的18岁男生。姓郭,小郭的病史很简单,发现肾病的过程并不复杂。由于特殊原因,今年全国高考被推迟了一个月。于年6月20日才进行高考体检,检查即发现血压升高,测量的血压为/90mmHg,并发现肾功能减退(血肌酐高。具体结果不详)。当被告知肾脏有问题且问题不小时,小郭及其父母还不相信。因为在父母的印象中儿子的身体一直非常好,从未听说儿子有哪里不舒服,更谈不上哪有什么肾脏问题:无颜面部及四肢水肿、未出现过肉眼血尿、无头痛头昏、无全身乏力现象、吃饭与睡眠也很好,也没有肾衰竭特有的夜尿增多情况。尽管如此,听到儿子身体不好时,作为父母还是第一时间去医院。于6月26医院进一步检查,发现小郭的肾功能已经明显异常,尿素氮10.61mmol/L、血肌酐为μmol/L,尿蛋白3+。由于即将面临高考,医院仅给予降血压治疗(硝苯地平片)并配合中药治疗,并继续备考。完成高考后于年7月14日来本院就诊,再测血压示/mmHg,并在门诊作简单检查后立即收住院进一步诊治。入院后主要化验检查显示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1.32克,尿素氮(Bun)34.94mg/dL、血肌酐(Scr)3.56mg/dL、尿酸(uA).2μmol/L、胱抑素C(Cysc)2.76mg/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19.23m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4.90ml/min,彩超示双肾体积缩小且包膜不光整与皮髓质分界不清。综合分析如上病情并结合化验检查,诊断为“慢性肾脏病(CKD)”,根据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诊断为CKD1期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应大于90ml/min、诊断为CKD2期患者的Ccr应介于60-90ml/min之间、诊断为CKD3期患者的Ccr应介于30-60ml/min之间、诊断为CKD4期患者的Ccr应介于15-30ml/min之间、诊断为CKD5期患者的Ccr应小于15ml/min。而小郭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仅为14.90ml/min(即小于15ml/min)且该患者双肾已明显缩小(左肾:8.4×4.2×3.8cm;右肾8.3×4.3×3.8cm),说明小郭的病史已比较长,而且并无急性加重因素。因此,小郭入院诊断明确为“慢性肾脏病5期”,即终末期肾脏病。虽然目前还不能作出尿毒症的诊断,但是小郭的最终结局必然是尿毒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以后小郭面临的一定是肾脏替代治疗,或长期透析,或肾脏移植。目前所有治疗及其它措施也只能尽可能延续其慢性肾衰竭的进展速度。虽然小郭的父母一时间还无法完全接受,但这是事实,只是他们不能理解。不仅是小郭的父母无法理解,或许咱们的阅读者也想不通!慢性肾衰竭来临时,竟然毫无征兆?所谓“慢性肾衰竭”,是指慢性肾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FR)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并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慢性肾衰竭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多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最后会出现肾实质遭到严重破坏,致包膜不光整及肾脏缩小(多囊肾除外)。等到化验检查显示血肌酐与尿素氮等毒素指标升高时,往往提示肾脏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如果不能给予及时干预,那么越是到最后,肾衰竭的进展速度就会越快,直至发展成尿毒症需要透析时。在慢性肾脏病逐渐发展过程中,由于咱们人体的代偿与适应机制,患者可以“感觉”不到肾脏疾病的存在,这也是慢性肾脏病不同于其它疾病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特别容易错过发现肾病的机会。也就是说,慢性肾衰竭来临时,可以毫无征兆。前面说了“慢性肾衰竭来临时可以毫无征兆”!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早一点发现慢性肾脏病了吗?当然不是,只是有些“表现”并不起眼而容易被人忽视罢了。经医生进一步追问小郭以前的病情,还是有些蛛丝马迹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尿中夹沫”,即尿中出现大量泡沫且不易散去。另外,由于小郭的学习任务繁重,总的来说,身体感觉不出特别劳累,但有的时候还是觉得力不从心,原来总以为是学习累的,现在看来也与自己患有肾病有关。从小郭这一病例,咱们肾友应该吸取一些教训。千万不能等到发现时已是慢性肾脏病晚期阶段,除了需要在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