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摆脱节后综合症的好办法
01class
及时调节心理落差
节日期间家里来的亲戚朋友很多,置身于热闹的环境,幼儿可能会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但是一般年初六初七之后大人们都要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幼儿又要回归到相对封闭冷清的状态,难免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父母应该及时调节他们的心理落差。
·在上班前两天给幼儿打“预防针”,告诉他们节日结束后的生活同以前一样,他们喜爱的亲戚和爸爸妈妈不能每天跟他呆在一起;
·在这两天有意识地带幼儿去游乐园玩,如果家长没有时间,可以让祖辈家长陪伴,恢复节日里中断的情感联系;
·入园前的两天父母亲可以有意识地和幼儿疏远一点,不要全天候和他呆在一起,这样在家长上班之后,对孩子生活的变化不会太突然。
02class节日作息无规律:应对节后入园难
·节后,家里的环境要尽量从嘈杂恢复到安静,确保幼儿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和秩序。家长应注意孩子的开学日期,结合长假前后几天幼儿园的活动安排,给孩子一个缓和适应的时段。在假期里,也不能盲目制订游玩计划,而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身体情况,劳逸结合,并保证幼儿正常有序的生活起居习惯和外出游玩时的安全。
·多和幼儿一起做些能平静情绪的游戏,比如给他讲故事,和他一起拼拼图,画画等,尽量少从事一些让幼儿兴奋激动的活动。
·胃肠功能紊乱同样影响幼儿的睡眠,在春节期间,孩子一般都是暴饮暴食,并且食物以禽肉类居多。家长应该在开园的前几天,饮食上戒除节日间的重油,为幼儿做些青菜淡粥,并且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睡前一杯热牛奶也是很必要的。这样可以给过节期间负荷过重的肠胃减轻负担,也为孩子能够适应幼儿园的饮食做好过渡准备。
03class重新强调纪律
幼儿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过节期间家里亲戚朋友很多,父母碍于面子,或者老人的阻挠,会不自觉地对幼儿放纵一点,这样很多不良习惯很容易在节日里养成。如果不及时调整,幼儿会把这些恶习在节后带到日常的生活中。父母除了要注意在节日里不要过于溺爱和放纵幼儿外,还应该注意节后的调整。
·提醒幼儿从前是怎样表现的。
·购买一些幼儿喜欢的玩具放在家里,幼儿表现好,可以夸奖他:“你又像以前一样棒了。”顺便送他一个他喜欢的玩具。
·幼儿做出不懂道理的行为时,坚持原则,不要让步,讲道理不听时可以对他的哭闹置之不理。
04class当孩子厌园时,家长一味迁就和强迫入园的两种态度都不可取
·家长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出于哪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如果孩子是因为身体过于疲劳,希望休息,那么就让孩子留在家里休息一两天,并给孩子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多饮水,吃清淡的食物,让孩子的体力和精力尽快恢复。如果孩子留恋假期生活、产生惰性,家长应循循诱导,告诉孩子假期已经结束,大家都要恢复平常上班、上学的生活,等到下一个假期的时候才可以再次放松。
·家长在长假结束之前,可以和孩子好好谈谈,从正面讲道理,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能一直陪伴孩子在家,孩子需要去幼儿园学习更多本领。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不高兴或者哭闹就轻易让步,或者随便哄骗小孩。专家表示,这些都不是很明智的做法。对于哭闹的幼儿,家长需要对幼儿进行引导,但决不能退让、迁就,否则孩子就会以为“哭”是可以不上幼儿园的最好办法,从而拒绝融入集体生活。
·开学前几天,告诉孩子快开学了,和孩子一起回忆他在幼儿园的好朋友以及他在幼儿园时轻松快乐的好时光。鼓励孩子到幼儿园与老师和小朋友分享假期见闻,请大家一起看照片,听听其他小朋友的假期生活等。
·鼓励孩子在幼儿园可以学到许多知识,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还可以帮孩子准备一些送给同班同学的小礼物,比如,一罐糖果,让他对幼儿园充满期待。
·家长切忌说些类似“你玩得够疯了,该让老师好好管管你了”的话语,这只会增加孩子上学的反感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