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儿童世界基金文学幼儿园呵护眼睛从小

幼儿常见眼部疾病及预防

01丨斜视

斜视宝宝生活用眼多是用视力较好的那只眼睛,另一只眼睛的神经组织,长期得不到刺激,不仅得不到发育,还会导致视力下降。

主要表现:经常歪头看东西;到户外阳光下,喜欢眯着眼看东西。

干预方法:玩具多角度、多方向悬挂在距离宝宝40厘米以上的小床上;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经常将宝宝抱起来走动,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

02丨弱视

弱视是指宝宝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双眼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生理年龄。

主要表现:双眼、单眼注视电视时喜欢凑得很近;看东西时头位异常,喜欢抬头、低头看;看物体的时候有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的现象;走路时常常跌倒或抓握抓不准物体的现象。

干预方法:多给宝宝补充钙、锌、维生素B2等营养元素;多到户外活动;注意用眼卫生。

03丨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因为宝宝用眼过度,晶状体厚度增多导致视物不清。长此以往会成为真性近视。

主要表现:当宝宝在绘画、阅读、看电视时,会出现眼睑沉重、双眼干涩、眼球发酸、疼痛等现象。

干预方法:宝宝用眼时间不宜过长,多让宝宝远眺;勤眨眼;减缓眼睛疲倦;多食用粗粮,吸收更多的铬元素,促进眼睛发育,不要处在“被动吸烟”的环境中,避免氢化物中毒性眼疾。

04丨散光

散光通俗地讲,就是原先球形的眼球变成了橄榄球,宝宝看到的物体就不能完好聚焦在眼底上,因此出现看东西不清楚。

主要表现:不能及时发现比较醒目的物品;追随物品移动的反应弱;看物体时喜欢凑得很近。

干预方法:避免宝宝习惯性揉眼;多带宝宝到郊外游玩,多看远处绿色旷野;看书时光线要充足,看书姿势要正确,不要在摇晃的车上或躺着看书。

日常护眼小提示

家长们应注意以下四点:

●儿童从3岁开始会增加阅读和书写的时间,要让儿童从这一阶段开始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坐姿端正,眼睛距书本1尺左右,每次20分钟为宜。

●用户外游玩、亲子活动,取代一部分面对电视等电子设备的时间,看电视时保证儿童与电视的距离应在电视5~7倍对角线以外;每次观看不超过20分钟。

●4岁后可以经常让孩子向远处眺望,引导他努力辨认远处的一个目标,这样有利于眼部肌肉的放松,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3~6岁孩子活动增多,要谨防扎伤、烧伤和异物损伤等眼外伤的发生。如发现视力异常、眼球位置不正,应及时就医。

尽早监测视力发育状况

●3-6岁的孩子,通过成人的帮助,能很快掌握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来检查视力,应尽早开始对儿童视力进行监测。特别是要分别查两眼的视力,以便发现单眼的视力异常。

●因为视力不好的一眼常常失去使用机会而发展成为弱视,即使通过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视力仍达不到正常,使儿童的视功能,特别是立体视觉受到影响。

●弱视可以由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散光)、斜视等引起,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一般认为,在6岁以前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弱视的早期发现就尤为重要。

●一般视力检查应每3~6个月做一次,发现异常及时矫治。有条件的儿童可以在这一阶段进行1次散瞳验光,以便对儿童的眼发育和屈光发展及变化进行有效预测。

预防感染性疾病

●由于孩子与外界接触的增多,孩子患感染性眼病的机会明显增多了。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眼睑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有的孩子反复出现,父母家人平时应注意孩子的全面营养,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普通的结膜炎也较为常见,这些都是通过传染而得病的。所以,孩子患病时在家庭中也应注意隔离。孩子应有自己专用的毛巾、脸盆,父母在给孩子上眼药之前、之后都要注意洗手,以免使眼病在家庭中蔓延。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揉眼睛。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guihuan.com/sbzq/6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