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凝和抗血小板粘附治疗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严重的低白蛋白血症、凝血因子的改变和激素的使用,常处于高凝状态,其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下肢深静脉栓塞和肾静脉血栓形成为常见,尤其是膜性肾病患者,血栓形成率高达50%~60%。建议在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20g/L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常规应用。常用的药物有①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普通肝素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在正常的1.5~2.5倍;低分子量肝素在使用4小时左右监测抗凝血因子Xa活性,维持其活性在1.0左右。肝素的主要副作用为血小板减少、黏膜出血、伤口出血等,严重者可导致致命性出血。②双香豆素。应密切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主要副作用是出血、血肿,一旦出血严重,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维生素K10mg静注对抗。③抗血小板黏附药,阿司匹林。常规剂量50mg~mg,每天1次口服。④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双嘧达莫(dipyridamole)。常规剂量为每次mg,每天3次口服。较常见的副作用为头痛、胃肠道刺激等。
(2)降脂治疗
临床上根据血脂的异常情况选择降脂药物,如以胆固醇升高为主,则选用3-羟基-3-甲基戊二酰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对于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则选用纤维酸类药物(fibricacid):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等。降脂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肝毒性和横纹肌溶解,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肝功能和肌酶,并避免两类降脂药物同时使用。
(3)其他并发症(感染、急性肾衰、代谢紊乱等)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