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10岁,平时看东西都很清楚的,但是验光后却发现孩子有度散光。”省城林女士最近为儿子的散光而苦恼。“我儿子看东西从来没说过模糊,可是他怎么会有散光呢?”林女士困惑,究竟孩子的情况严不严重,需不需要治疗呢。为此,笔者走访了山东中医院视光专家。
”散光并不可怕
散光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很多人会有视物重影、视力模糊、视疲劳、视物眯眼等现象,但是由于症状不重没有引起注意。其实散光并不可怕,大部分人的眼睛都有不同程度的散光。
正常屈光状态下,外界物体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眼底视网膜上,眼底把信息传给大脑,从而实现了事物的识别过程。散光通俗地讲就是原先球形的眼球变成了橄榄球,则物体就不能完好的聚焦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一个焦点,因此出现看东西模糊。
散光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角膜散光和眼内散光,其中影响人的散光大部分由角膜造成,角膜就像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眼球最关键的光学部分。通常散光是由这两个量的互叠加的结果。
“低度散光对视力是影响不大的,如散光度在度以内的,大部分人不会影响到日常的事物观测。临床上,如果没有近视或远视,只单纯存在散光,而且散光量低于度,并不影响视力的话可以暂不配镜;但若伴有近视或者远视且需要矫正的,不管散光量多大,我都会建议矫正散光的。”孙主任强调说,临床上散光大于度并引起裸眼视力下降,出现视疲劳、头痛等症状时就要坚持戴眼镜了。青少年儿童散光超过度就要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定期观察散光度数是否有增长。
散光不一定天生的
林女士很困惑,自己和先生两人都没有散光,而且她本人视力很好,怎么孩子小小年纪就有了散光?
“为什么出现散光,医学人员还在研究中。”孙主任说:“有研究人员通过对名足月的新生儿验光后发现,这名幼儿中只有5个有散光。”这个发现可说明散光并不都是天生的,可能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的。
散光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不良的用眼习惯而导致的,常因不良的用眼姿势而加重。例如躺着、趴着看书,甚至斜眼或眯眼看东西,都会造成眼皮不当地压迫眼球,而影响其正常的发育。而这些坏习惯也常是近视产生的诱因,因此有些人以为近视会造成散光,其实两者没有必然关系。据我们统计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的学生中,有八成存在散光现象,这也使得散光度数的检查成为了我们检测的重点。
散光容易被掩盖
很多家长把孩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当作是近视,却没有想到那可能是散光引起的,进行不对症的治疗。
儿童不一定会表达自己视力有障碍,因此散光容易被掩盖。“我曾经在门诊碰到过一名小学生,检测发现,他的一只眼睛视力全好,另一只则散光度,因长期未矫正导致了弱视。家长很惊讶,因为他从未发现儿子眼睛有问题。散光度是比较严重的,后来我们通过配戴眼镜矫正并辅助弱视训练,半年左右,达到正常的矫正视力。”因此,孙主任提醒,家长要时刻湖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应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