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生命如金
立冬以来,随着季节的交替,儿童生病的越来越多,现已进入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高峰期,使得我院儿科门诊量创新高,11月15日上午,我院东岳大街院区儿童专科的门诊量达人次。
儿童专科马铁主任说,从每天的患儿就诊情况看,主要以咳嗽和发热患儿居多。秋冬季节,似乎随处都能听见有人咳嗽。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而排出体外,起清洁呼吸道并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
马主任说,某些家长发现孩子稍有咳嗽,便急于给孩子服用各种止咳药、止咳糖浆。止咳药进入人体后能迅速作用于咳嗽中枢,产生强有力的止咳效果。这种做法虽可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积于呼吸道内,继发细菌感染,严重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引起肺不张、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在未明确孩子咳嗽原因之前,切莫乱喂止咳药。如果患儿在咳嗽的同时,伴有其他表现,如发热、气急、精神差,需及时就诊。
对于孩子咳嗽,除了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应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外,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措施同样十分有效。马主任表示,“可以经常给孩子翻身或拍背,一则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二则使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而易于排出。”秋冬季咳嗽和气喘的婴幼儿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多见,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该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多见于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的婴儿,婴幼儿症状较重,可有发热、气急、鼻塞等,常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及喘憋性肺炎。
病毒感染患儿一般可伴有发热现象,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住所要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发热时可用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或头枕冰袋,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
马主任还特别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中医中药治病疗效好。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逐渐增多,例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皮炎。这些孩子需要常年吃药或雾化,有时效果也一般。尤其是冬天来临,发作率更高。中医治疗这些过敏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通过辩证治疗,口服中药或贴敷治疗,能很快治愈。另外,通过孩子肺脾气虚,肺胃热盛等体质的鉴别,我们专门制作了不同的膏方,来调理体质,调整气血阴阳的平衡,减少得病次数。
呼吸道感染患儿用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首先,在诊断正确的前提下,有选择地用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二是在服药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剂量,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来计算;三是选择合适的剂型;最后,给药途径也要分轻重缓急。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不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病毒性感染的患儿需要监测体温,防止热性惊厥,让患儿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注意病情的转归,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因为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病毒在体内有一定的生存期,一般到病程结束会自然好转。
马铁,主治医师,中医儿科硕士,师从邢向辉教授学习小儿哮喘、肾病、肾炎综合症等疾病。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
门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