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转给我了这样一个帖子:
点开一看,哟,里面不但列举了儿童性早熟的危害,还特别强调了12大“催熟”食物的黑名单,其中包括有自磨豆浆、鸭脖,榴莲、燕窝,蟹黄等等,理由千奇百怪,关键词是“激素”、“催熟剂”、“燕窝酸”、“动物性腺”等。
朋友看完之后,流露出深深的担忧:这些食物真的会造成性早熟吗?
这样的文章是典型的流言帖,从标题就很博人眼球,也常引起家长的重视,容易引发过恐慌。所以有必要深挖一下。
性早熟是吃出来的吗?
孩子吃点动植物的“激素”、“动物性腺”就会性早熟,这个脑洞也太大了。性早熟真不是吃出来的。
就拿“12种造成儿童性早熟的食物”一文来说吧。
先躺枪的是受家庭喜爱的豆浆。豆浆里含有一种叫大豆异黄酮的物质,它和人类的雌激素的结构类似。有些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既然大豆异黄酮和雌激素类似,那就可以产生雌激素类似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