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防治专项援助 http://m.39.net/news/a_5778275.html
受广东广播电视台邀请,医院肾病大科主任刘旭生教授参加了《寻找名医名方》系列节目的拍摄,目前已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现代教育频道及各大网络平台播出,想了解肾脏病名医治疗经验,欢迎点击视频观看。
专家介绍刘旭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医院肾病大科主任,肾病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慢性肾脏病)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大组长之一,牵头重点病种慢性肾衰及尿血病协作研究。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医院名医。
刘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他认为慢性肾脏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在《内经》“平治于权衡”的学术思想指导下,逐步发展出“补脾益肾以疗其本,泄浊之法以治其标”的独特学术思想。在《内经》治疗慢性肾脏病“平治于权衡”学术思想指导下,继承当代名医经验,开展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
从医30年,从诊室到病房、国内至国外、“线下”到“线上”,他早已是领域内知名专家。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结没能打开。因为大部分的肾病都是缓慢进展的慢性疾病,而门诊就诊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照护,于是,刘教授把慢病管理的理念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引入到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当中来,提倡医患之间密切互动,长期配合,共同与疾病抗争。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从年开始建立了慢病管理门诊,在这里,患者在门诊看完病并不代表着诊疗过程的结束。医护人员会对所有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长期跟踪随访,反复健康教育,培训患者做疾病的自我管理者,让医护人员以“教练员”的身份长期陪伴,使患者也掌握肾病的防治知识,成为“内行患者”。
慢病管理门诊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包含医师、护理、心理、营养等多学科在内的团队。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都能在这里完成“一条龙”的服务。而这种综合有效的就诊管理模式,在提高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注册登记肾脏病病例超过例,这些厚厚的资料已经累积成册,整齐有序地放在诊室的壁柜中,每一位患者的用药、随访、评估等记录一应俱全,为肾脏病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临床数据,为总结治疗经验和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有利于将来更好地服务病人。
在肾脏病的治疗上,刘旭生教授借鉴干老八字的慢病调养原则——“蚁食、猴动、童心、龟欲”。
蚁食
蚁食就是如同蚂蚁那样的食欲和食量,一是像蚂蚁那样吃得少,二是像蚂蚁一样吃得杂,不贪食、不偏食、不饱食、少食多餐。
猴动
猴动即如猴一样活泼好动,能站不坐,能步不车,强调要经常运动。
童心
童心就是像儿童那样无忧无虑,生气勃勃,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
龟欲
龟欲即做人应像乌龟那样与世无争,无欲无求,不为小事斤斤计较,心中少欲念,方可宽心,便会心静神怡。
临床工作外,刘教授也醉心于科研,“相比临床治疗,研究的确不是一个可以立竿见影的事情,但科研终究是解决临床困惑的途径。如果不去做,永远没有突破。”他说话向来轻声细语,可是这一段字字句句,力量充沛。
刘教授常说:“医生不能只会行医,这样充其量只是个医匠。想要在更新领域占据国内和国际的高地,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对新技术不断追求,不断研究和解决临床问题,提高临床疗效,才能成长为优秀的临床医学家,这是大家需要努力的目标。”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科里的青年医生和研究生虽然时常能感受到压力,但最终的成就感也给他们带来喜悦和成长,他们经常自诩为“肾斗士”,意为要时刻与肾病战斗,为广大慢性肾脏病患者带来福音。“这种锻炼模式可以让他们的思维更清晰,为他们将来踏上更高的舞台做好铺垫。”
医者匠心,承生命之重,医生首要任务是治病救人。怀着当初朴素的理想,刘旭生教授始终秉承“仁心仁术”,以身作则,对患者保持“三心”、“二意”:责任心、耐心、爱心、诚意、实意,在科室和专业的发展中,在守护病人的健康中,砥砺前行。
作者:医院肾病科揭西娜医生
编辑:查冠琳责编:宋莉萍
医院开通“患者满意度调查小程序”,欢迎您对我们的服务进行评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