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兰璟生物"↑免费订阅最新医药(血液制品)资讯
兰璟生物导读被动免疫疗法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更准确地说,就是人免疫球蛋白的抗体疗法,即把免疫球蛋白所含的大量抗体输给受者,使之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变为暂时免疫保护状态。免疫球蛋白可能应用的方面包括对易感人群的被动免疫预防,也包括健康人对狂犬病、肝炎、风疹的预防,以及免疫缺陷患儿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广东双林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临床应用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是人体内一组有活性的蛋白质,它们是由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生成的,存在于血液、体液和外分泌液内。免疫球蛋白分为IgG、IgA、IgM、IgD和IgE5种。它们在血清中的含量(IgG70~80%,IgA15~20%,IgM7%,IgD和IgE极微)、IgG、IgA、IgM、IgD和IgE半存活期分别为25天、6天、5天、2.8天和1.5天。免疫球蛋白是免疫效应分子,可参与体液免疫。在机体主要以IgG存在,参与被动免疫,临床上主要以静脉注射制剂存在。近10年来在免疫球蛋白的广泛临床运用和研究发现,免疫球蛋白用途广泛,对某些病变治疗和预防上都显示出良好的优越性。
▲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生成的
一、免疫球蛋白治疗作用机制:
免疫球蛋白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众多学者研究主要认为阻止补体结合及减少补体产生,调节免疫细胞及效应细胞,调节细胞增殖及凋亡,通过三种方式在免疫异常疾病中发挥作用。
1.阻止补体结合及减少补体产生;
2.调节免疫细胞及效应细胞;
3.调节细胞增殖及凋亡;
二、免疫球蛋白在儿科的应用
(主要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
1、感染性疾病
小儿免疫功能未完全成熟,存在免疫缺陷,容易诱发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疱疹病毒感染、麻疹、重症喘憋性肺炎等细菌或病毒感染均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变。临床上对这些病变运用免疫球蛋白制剂,例如治疗手足口病患儿、脓毒症、病毒性脑膜炎、重症肺炎等等,均在治疗组中运用免疫球蛋白制剂静脉滴注,根据患儿体重选择-mg/(kg*次)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重复运用。
疗效观察发现,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且各临床症状比对照组消失时间提前。可见,在治疗细菌或病毒感染性病变中,加入免疫蛋白制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激发患儿自身免疫力,从而提高治疗疗效。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在儿科主要采用静注
2、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溶血主要为ABO溶血。发生机理为免疫性溶血反应,为母体IgG通过胎盘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免疫反应,或由于依赖性病介导毒素损伤免疫功能,出现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免疫蛋白静脉滴注后,快速清除IgG抗体代谢,且调节免疫功能,维持免疫功能平衡,避免自身免疫损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早期运用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且黄疸消退时间、贫血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新生儿溶血发生机理为免疫性溶血反应
3、免疫性疾病
免疫性疾病为机体失去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引发病变。先天性或后天性病变均有,如B淋巴细胞增生异常、儿童艾滋病、川崎病、格林巴利综合症、免疫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其发病机制均与免疫细胞过度增殖、免疫细胞凋亡、免疫细胞黏附或吞噬、细胞因子合成或分泌障碍、补体活性增强等直接相关。是免疫球蛋白直接作用病变,故也是临床运用免疫蛋白最常用药物。
常用剂量:mg/kg.d,连用5天。亦可用-mg/kg.d,用1-2天。
▲免疫性疾病为机体失去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引发病变
4、神经系统病变
目前在儿科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病变主要为格林巴利综合症、重症肌无力、癫痫、多发性硬化性病变、高热性惊厥、癫痫,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但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确有疗效。但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5、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能有效的降低感染,改善出血和贫血症状,使病情得到好转。剂量:mg/kg.d,每隔3周1次,共6次。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血象
6、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急性再障预后差,病死率高,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可起到清除侵入骨髓干细胞及微环境中造成干细胞生长抑制的有关病毒的作用,并有可能清除造成部分再障发病的病毒感染,并通过免疫介导机制杀伤某些抑制干细胞生长的淋巴细胞克隆,与干扰素等淋巴因子结合,去除对干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急性再障预后差,病死率高
常用剂量:mg/kg.d,每4周1次,显效后延长间隔时间,共4-10次。
7、结缔组织病
1)川畸病
▲川畸病早期使用IVIG能有效地降低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
早期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能有效地降低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并能显著减少发热及急性期反应的实验室异常指标,有迅速的全身抗炎作用。
常用剂量mg/kg.d,连用5天,或mg/kg.d,只用1次,如无效可追加1次,追加剂量为mg/kg。
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IVIG对严重急性期SLE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对严重急性期SLE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使病情得到持续的缓解,但对慢性病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常用剂量-mg/kg.次,连续2-5天。
8、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有人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剂量为-mg/kg.d,连用5天为1个疗程,间隔10天再重复1个疗程,对消除尿蛋白及浮肿有较好的疗效。
▲山西康宝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9、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疾病开始时血清中出现胰岛细胞特异性自身抗体,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可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常规治疗的辅助疗法,可使病情得到长时间的部分缓解。
常用剂量:mg/kg.d,3-5次为1疗程。
三、不良反应:
免疫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仅为1~8%,且多为热源反应或过敏反应,多在输液30分钟内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据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多,故临床运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临床症状,出现不适积极减慢滴速或停止运用。必要时积极对症治疗。
▲江西博雅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在原发性IgA缺乏症患儿,因其血清中存在IgE和IgG同型抗IgA抗体,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中多少含有IgA,故静滴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时易导致严重过敏性休克,故此类患儿不宜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预防过敏反应:对有各种过敏史患儿,用IVIG前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或地塞米松预防十分必要。
四、展望:
随着对免疫蛋白制剂的不断深入研究及临床运用,发现免疫蛋白治疗病变种类较多,虽然治疗机制不是完全明了,已确认的作用机制不能完全阐明可治疗病变,但临床证实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治愈病变、控制病情或避免复发等。
▲南岳生物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虽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但只要是合理运用、进一步研究其治疗机制、定可以对更多病变治疗产生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免疫球蛋白在儿科的应用.秦莉.年12月01日.中外医疗.P-
2.临床输血学.席惠君.叶萍.第三章.血浆及血浆蛋白制品的临床应用.第三节.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P51-53.
想要了解更多产品临床论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