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力弘扬“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
活动自6月中旬启动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考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集体酝酿研究,提出了推荐人选名单。活动组委会对推荐人选及其事迹材料进行汇总梳理,确定了名“最美奋斗者”候选人。
其中,有20位候选人由重庆推荐,分别是杨雪峰、向仲怀、毛相林、鲜学福、卢国纪、谢彬蓉、白明德、刘永刚、张永忠、王迪、杨春敏、杨大可、杨浪浪、胡红兵、杨培增、梅玫、严克美、朱席武、沈铁梅、徐前凯(按候选人展示顺序)。
白明德
重庆市酉阳县人民法院第二人民法庭副庭长白明德,男,土家族,中共党员,年7月出生,重庆酉阳人,年11月参加工作,现任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第二人民法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
他是为人民司法,将法治阳光洒进深山的优秀人民法官。扎根偏远法庭31年,始终心系群众、恪尽职守,为民奉献。
前后换了7辆摩托,走遍辖区个村庄、山寨,巡回办案、送法进村,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人民审判事业,被乡亲们亲切称呼为“摩托法官”。
荣获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法院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白明德同志扎根渝东南武陵山区中的偏远法庭30余年,常年骑着摩托车深入土家、苗家村寨巡回办案,熟悉他的乡亲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摩托法官”“草帽庭长”“白公道”。
先后获得“重庆市十佳法官”“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重庆市先进政法干警”“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等荣誉称号,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扎根山区,无怨无悔
年白明德被招录到酉阳法院后,主动向领导申请到离县城公里、条件最艰苦的酉酬法庭(年合并为酉阳法院第二人民法庭酉酬巡回审判站)工作,从书记员到副庭长,一干就是30余年。
酉酬巡回审判站地处重庆、湖南、湖北三省(市)交界地带,属土家族、苗族聚居区,辖区幅员面积近平方公里,总人口13余万,当地沟壑纵横,山陡岭峭,交通不便,经济落后。
法庭仅有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接待、立案、审判都在这狭小的空间进行。冬季没有取暖设备,寒风透过洞穿的窗户直扑进屋。
30多年来,白明德始终坚守在这里,由于长期的奔波劳累和辛苦工作,他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和颈椎骨质增生,且身患严重的糖尿病。院党组考虑到他的身体和家庭情况,准备将他调到院机关工作,然而他执意不肯。
他说:“虽然乡下条件艰苦,但自己对山区农村情况熟悉,开展工作更容易。在山里这么多年,老百姓信任我,需要我,人啊,总要讲点良心,我不能说走就走!”
情系百姓,为民奉献
酉酬巡回审判站辖区绝大多数村庄交通极为不便,最远的乡村到法庭有80多公里。考虑到群众打官司不容易,白明德尽量为当事人提供方便。
刚到法庭工作前几年,他靠着自己的双腿爬山涉水,不知有多少个晚上都是在走路中度过。后来,他省吃俭用购置了一辆二手摩托,之后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山寨村庄的父老乡亲总能见到他骑车奔忙的身影。
年以来,他前前后后换了7辆摩托车,行程10万余公里,走遍辖区个村庄、山寨,办结件案件,无发回重审案件,调撤率达84.1%,服判息诉率98.5%。
散居大山中的父老乡亲都已经熟悉了他那辆摩托车和那张风尘仆仆的脸,亲切地称他为“摩托法官”“草帽庭长”“白公道”。
一天,他冒着大雪骑摩托车到酉阳最边远的可大乡开庭审理一起赡养纠纷。在崎岖陡峭的羊肠山道上,摩托车突然前胎爆裂,白明德摔下了山路,他强忍剧痛一瘸一拐赶到田老汉家中。真诚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各方当事人很快达成了调解协议。
白明德此时腿疼得再也无法坚持走路,周围的医院住院治疗,医院诊断为门牙折断两颗,左脚胫骨骨折。没有等伤腿痊愈,白明德就悄悄出院溜回了法庭。
他说:“辖区民风淳朴,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来法庭打官司,他们的困难和矛盾往往都是经过多次处理未得到彻底解决,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到法庭求助的,决不能让人家因等不到法官失望而归。”
融情于法,定分止争
法庭辖区属土家族、苗族聚居区,民风民俗与法律之间时有冲突。有些案子虽然简单,如果草率的一判了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有时还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因此,在办案中,白明德非常重视调解,注重用老百姓明白的语言释法析理,打开双方心结,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近3年来,他主审各类民事案件件,调撤率高达85.2%,无1件超审限,无1件发回重审,无1个当事人上访缠诉。
多年来,他根据办案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三三”调解法,即调解中注重庭前、庭中、庭后三个阶段;运用面对面、背对背、冷处理三个办法;发挥基层组织的影响力、亲朋好友的说服力、代理人的引导力三种力量。
当地乡镇的干部常说“有了老德我们省心多了,每碰到棘手的事情,只要老德出面,总能安稳解决,老百姓信老德,我们服老德”。
坚守底线,清正廉洁
让白明德在老百姓心中扎根的,不仅仅是“摩托法官”的雅号,还有廉洁的“白公道”名号。他严于律己,秉公办案,不仅不收群众一线一针,在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白明德甚至慷慨解囊,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白明德上有80多岁的父母,下有还在上学的女儿,妻子没有工作且长期患有肾病综合症,他自己患有多种疾病需要治疗,一个人的收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经济非常困难。
但他还省吃俭用,资助酉酬中心小学3个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的儿童,这3名小朋友感激地喊他“白爸爸”。
“张某送宏声烟一条,给白明德小孩30元零花钱,茶叶一包,已退回。”“冉某送中华烟一条,茅台酒一瓶,现金元,全部退回。”这些是法庭廉政记录本上的记录。
由于白明德公正办案,当事人出于感激常常送一些钱物,均被他婉言谢绝,并记入了廉政记录本,时时警醒自己严守廉洁底线。
目前点赞活动正在进行中
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大家都在看重庆清凉旅游图鉴(上):给你二十几度的夏天!送张景区门票
重庆十二时辰
今天,他们领到5G号卡和手机!
来源:重庆发布新华网
编辑:王斌谢晨(实习)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