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俗称“烂喉痧”,是由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
猩红热的症状
猩红热是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roupAStreptococcus,GA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咽痛、特征性红色皮疹等。链球菌性咽炎的病原也是GAS,临床表现以咽痛为主,可伴有发热或咳嗽等症状。具体表现为:面部
患者面颊潮红,而口周不发红,相比之下口周明显发白,称“环口苍白圈”。
舌部
发病早期,患者舌乳头充血肥大,明显突出于白色舌苔之间,整个舌体形如草莓,称“草莓舌”;几天以后,白色的舌苔脱落,而此时舌乳头依然充血肥大,整个舌体形如杨梅,称“杨梅舌”。
躯干、四肢
临床遇见的患者以轻型多见,大体观察时,躯干、四肢皮肤与正常皮肤颜色常无明显区别或者仅表现为轻微的潮红,但如果用手触摸皮肤,有明显的“刺感”。
肘部
如果全身皮疹明显,则在肘部、腋窝、腹股沟等折皱处,可见皮疹特别密集,形成红色的“线条”,称为“巴氏线”。
口角
在疾病后期,常可见患者口角糜烂、结痂、脱屑,称“口角唇炎”。
手、足部
脱屑出现在疾病后期,躯干部脱屑常不明显,而手掌、指部足底可呈现薄膜一样的脱屑,称“膜状脱屑”。
指甲
在发病后两周左右,部分患者在指甲近端,可以看见凹陷的横沟,称“甲Beau线”,这是由于甲母质活动暂时受抑制而形成的。
如何治疗
在猩红热/链球菌感染高发的冬季、初春及夏季(参见猩红热的流行病学),尤其是当我们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作为家长需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