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挂号多少钱 https://m.39.net/pf/a_9074027.html尿液的变化是反应肾功能好坏的一个“风向标”,因此在肾病治疗过程中尿常规检查非常重要。肾病尿常规检查项目中,包含多项指标如尿蛋白定性检查、尿蛋白定量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尿微球蛋白等。其中有两项是能够最直接、最明白的反应肾功能的情况:定性性指标尿蛋白、定量性质保24小时尿蛋白。有些患者每次检查完,看着化验单,总是傻傻分不清楚这两项指标究竟有什么区别?尿蛋白与24小时尿蛋白这两个“亲兄弟”究竟有何不同?尿蛋白是定性的指标,如果查出尿蛋白显示“+、2+、3+甚至4+”,说明有尿液中有蛋白漏出,但不能确定是否是肾病导致的,肾功能是否存在损伤。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喝水多、出汗多、尿急、尿频等也会影响尿蛋白准确性。24小时尿蛋白则明确表明当下这个时间段,蛋白漏出的量,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检查一旦超过0.15g则说明肾功能肯定存在损伤,具体是哪类肾病,肾功能受损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诊查。蛋白尿除了反应肾功能的情况,更影响这肾病的预后,因此在肾病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加以重视。一般尿蛋白加号的变化与蛋白尿定量相对应如下:尿蛋白+,对应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0.15-1g;尿蛋白2+,对应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2g;尿蛋白3+,对应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2-4g;尿蛋白4+,对应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4g。之前接诊的一位igA肾炎患者在院外治疗时,发现尿里有泡沫,医院检查,最终查出:尿蛋白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却不到1g?两项指标“不一致”是怎么回事?病情是不是加重了?我们上面已经详细分析了这两项蛋白尿指标的“职责”,这个问题就很好解答了。尿蛋白加号变化会受到尿液浓缩或稀释情况的影响,当尿液浓缩是,尿蛋白呈阳性加号增多,稀释后加号变少甚至转阴。这与肾病本身没有关系,主要是受非病理因素影响。哪些因素会影响尿液的状态,除了上面说的喝水、出汗、尿液异常,还有剧烈运动、腹泻、发烧、感冒感染及摄入太多高蛋白食物等都会影响尿蛋白加号的变化,因此尿蛋白的“加号”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病情。因此判断病情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24小时尿蛋白总量的多少,只要整体漏出蛋白情况没有变化,就不用担心病情恶化。(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