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传染病防治丨夏季手足口病来袭,如何预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31224/4315789.html

在夏天有一种高发并且频发的儿童肠道疾病——手足口病,这种疾病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该病发作时传染性很强,4月~7月为高发期(今年因疫情,大家外出活动减少,开学延期,手足口发病期较往年推迟)。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工作、学习、生活逐步正常化,小朋友们活动范围增加,接触感染手足口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听听东院儿科专家怎么说?

了解“手足口病”

0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致病以柯萨奇病毒(CV-A16)和肠道病毒(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肠道病毒EV-A71所致。

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

02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2、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03

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04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

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多数为普通型,症状较轻,无需治疗就能自行恢复。

●轻型的表现为急性发病,在口腔、手足处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在出疹的同时或者出疹前可能会出现发热,大部分是低热,小于38.3摄氏度。

●口腔疱疹最多见于舌头和颊粘膜,其次为唇齿侧和硬鄂,口周也会出现。开始时为红色斑片,继而发展为周围红晕的水泡,在2-5天左右水泡会破裂,形成浅的灰白-黄色基底,红斑围绕的溃疡,这时孩子会说咽喉疼痛或者拒绝吃东西。

●手足处表现为数个到数十个斑丘疹或疱疹,多表现为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点,在5天左右吸收,7-10天完全消失。

●除了手足口外,臀部也是皮疹的高发区,多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样。

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

1.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坐立不稳等;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4.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等。

5.白细胞计数升高

6.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8.3mmol/L;

ps:重症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可快速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死亡率高,需立即就诊!

05

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1.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关键。勤洗手,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物品应定期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2.接种疫苗

接种年龄为6月龄-5岁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对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多数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一般不再推荐接种EV71疫苗。

“十五字”口诀预防手足口病

●勤洗手。进食前、如厕后、外出回家后、接触患儿疱疹/分泌物后、用手触摸口鼻前、护理宝宝前、处理垃圾或其他污物后。

●吃熟食。不要吃生冷或半生不熟的食物,确保食物安全、易消化。

●喝开水。不喝生水,多喝开水,促进新陈代谢。

●常通风。注意物品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玩具、家具等)

●晒衣被。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

审核:刘凯匡睿

文字/图片:蒋茜

编辑:刘晓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guihuan.com/sbfq/5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