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应急保障如何解决?
针对特殊人群
尤其是老人和婴幼儿群体的
应急保障如何解决?
本市已为特殊人群开通
应急特需专用通道
上海市副市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生活物资保障专班负责人陈通表示,这个问题特别重要。我们已建立应急特需保供机制,深入细致摸排属地老人、妇婴、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做到底数清晰,逐一落实个性化保供方案,我们尊重广大市民的每一通电话、每一个诉求,正在进一步优化市民服务热线和区、街镇公布的生活物资保供服务热线,努力提高热线接通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努力回应市民的每一个期待。
我们与众多电商平台、大型超市联手,在电商网络企业平台搭建应急特需专用通道,保障老人、母婴等特殊人群的生活物资需求,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包括美团、饿了么、永辉等一系列机构都设立了应急特需的按钮通道,同时民政、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和群团组织,也将努力为特需人群提供服务。我们已明确,各区要为属地全口径的实有人口提供生活物资保障。对非住宅区人群,例如商住楼、公寓楼、写字办公楼、宾馆酒店、工地、厂房车间等地的人群,同样落实生活物资供应保障。
这里也提醒各位市民,在网络留言或者通过电话提出诉求时,把具体要求、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写清楚、说清楚,方便我们及时联系、回应。我们欣喜地看到,邻里之间互助合作,如果您发现邻居有特别困难,也请您帮助他们向我们及时反映这些困难。
详细阅读:特殊人群应急保障如何解决?宝宝快“断粮”?外卖快递等防疫怎么管理?最新回应→
今全市继续开展核酸或抗原检测
今天,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尽快实现风险人员早发现、早管控。我们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采、送、检、报、核”速度必须提高,追阳和流调速度必须加快,全力把感染者找出来、快转运。希望广大市民积极配合,按照社区安排,分批、有序参加,严防交叉感染。
详细阅读:今全市继续开展核酸或抗原检测
正全力以赴推进保障,解决物资难抵家门现象
疫情期间残疾人防护指南(居家防护篇)
(1)残疾人居家注意手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饭前便后、刚进家门、咳嗽或喷嚏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后必洗手。洗手时,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
(2)家长教育、督促和帮助残疾儿童正确洗手,勤洗手、不乱摸、不吃手、不挖鼻孔、不揉眼睛。
(1)家庭环境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室内环境和物品保持整洁,既避免消毒不到位,又防止过度消毒。
(2)厨具、餐具使用后宜立即清洗,必要时消毒,干燥保存。
(3)残疾人使用辅助器具外出归来后,宜对与地面接触的辅助器具部件、高频接触辅助器具表面等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毒频次宜考虑当地疫情风险等级和辅助器具的使用频次。
(1)残疾人家庭居室勤通风,增加室内空气流通;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2)家里有长期卧床、体弱多病或难以自我照顾的残疾人,居室通风时做好保暖防护,避免着凉感冒。
(1)残疾人身体不适、怀疑有发热时,自己主动或在家属协助下及时测量体温。常规情况下,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必要时,随时测体温。
(2)对接触敏感的残疾儿童、精神残疾人和其他残疾人,尽可能购买和使用非接触温度计,家长或其他家属协助进行体温测量。
残疾人自己或在家属协助下主动做好常规服药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癫痫病患者、罕见病患者以及慢性病患者等不宜违反医嘱擅自停药或调整用药。
(1)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每日保证充足和规律的睡眠。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结合自身情况,安排合理适度的锻炼和运动。
(3)饮食清淡,保证营养均衡,提高身体免疫力。
(4)减少不必要的家庭聚会。
(1)面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既不忽视,也不过度恐慌,科学防控。
(2)通过培养兴趣爱好、与人互动沟通等适宜的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避免紧张、焦虑、抑郁,必要时可寻求家人帮助及专业人员指导。
(3)监护人、日常照料者、其他家属和服务提供者宜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