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与健康
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与可接种人群
荀山英
年5月13日
PROFILE
荀山英
集美区杏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毕业专业。
现为:
厦门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分会理事;
医院院长交流分会理事;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福建省全科医师社区培训基地讲师;
集美区“银龄讲师团”讲师;
“厦门市基层首届优秀医师”;
厦门市第一届“西学中”学员。
具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儿科呼吸道、消化道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
疫苗的区别
打疫苗之前我们最经常听到的就是: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那么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分别是什么呢?
按照国家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我国的疫苗分为两类。
一类疫苗(免费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受种者主要为0~6岁儿童。其监护人应配合有关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的要求,保证儿童及时接种第一类疫苗。
简单的说:一类疫苗就是国家政府机构研发疫苗并买单,提供专业医护人员服务,而作为宝爸宝妈的你唯一要做的是带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即可。这类疫苗是强制必须接种的,如果不按计划接种,将影响宝宝入学。
二类疫苗(自费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像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都属于二类,这些对于宝宝来说也是同样重要的,家长们可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经济实力选择疫苗,不强制接种。
肯定有很多人问,那是不是只要打一类疫苗就可以了,二类可以不打。答案是:NO,二者都很重要,区别在于是否收费及强制而已,为了宝宝的健康,还是建议大家都打。
一
疫苗是不是非打不可
首先,疫苗是否每个宝宝都必须接种呢?答案是必须的!
我们知道健康的成年人是有免疫力的,但是5岁以下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免疫力低下。
尤其是6个月龄以内的宝宝,其免疫力主要依靠出生时从妈妈身体获得的母传抗体。母传抗体水平在宝宝出生时最高,随着婴幼儿成长而逐步降低,在6月龄时降至最低。此时婴幼儿自身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力极低,便给细菌和病毒提供了最佳入侵机会。此时便需要接种疫苗,来增强其对特定疾病的免疫力,从而起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作用。
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特定疾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集美科普”大讲堂
第八场开讲啦!
Aboutus
年5月13日,由集美区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集美科普”大讲堂第八场在东安社区开讲。
集美区杏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荀山英,以《疫苗接种与健康》为主题,为社区居民普及疫苗的区别,以及为什么要接种疫苗,可接种的人群等知识。
讲座刚开始,宣讲老师就以大量图片、视频及具体案例,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什么是疫苗,讲解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与可接种人群等知识。
“经过老师的讲解,才算明白了疫苗的区别,也清楚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对疫苗也有了科学的认识,真的是太实用了”东安社区局面杨老先生说,主任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认识到正确掌握疫苗知识的重要性,我们会用自身行动来影响身边更多人,积极响应接种疫苗。
讲座知识回顾
重点知识整理
关于疫苗的常见问题汇总
应谨慎或避免接种疫苗的宝宝
1、发热(体温>37.5℃)、患急性传染病或其它疾病者
2、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或严重湿疹的儿童
3、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或活动性结核的儿童
4、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或癫痫病的儿童
5、患重症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6、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
7、正在腹泻的儿童,不宜服用小儿麻痹滴剂
8、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请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01
免费和自费疫苗怎么选?
儿科专家共识:“疫苗都是针对严重感染性疾病,在保证一类疫苗(免费)接种的前提下,有条件应接种二类(自费)疫苗。”
当免费和自费疫苗共存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差别不大,选择免费的就好。
两个特例:脊灰疫苗和流脑疫苗,建议自费的,效果更佳。
02
国产和进口怎么选?
同一个疫苗种类,国产的和进口的没有实质性区别。国产的价格便宜一半,理性的选择就是选择国产的,除非这个疫苗国产没有,只能选进口。
一个特例:轮状病毒疫苗,有国产的有进口的,进口的工艺属于第二代,保护效果更好一点,保护率超过90%,国产大概在60%-70%,建议选择进口。
03
一次接种多种疫苗有害?
其实一次接种多个疫苗,在很多国家都是这么做的,安全性上面已经得到验证。
但是实际操作上国内有不成文的规定,体质差或特殊体质的孩子尽量分开接种。
04
接种疫苗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接医院或者接种中心先观察30分钟,因为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一般会在30分钟内发生;
喂奶和进食最好在30分钟以后;
注意接种部位的卫生情况,防止发生炎症和感染。
04
预防接种后发热反应处置原则
体温在38.5℃以下
无明显其它不适,可以不做特殊处理,也可服用小剂量退热剂(不含阿司匹林成分),同时多饮水,不必应用抗生素治疗。
体温在38.5℃以上
持续数日或出现加重情况,医院就诊、医治,以免贻误病情。
什么是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
国家有哪些应对措施
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是指我国境内首次出现或已经宣布消灭再次发生,或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损害,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的传染病。
※
生物安全与健康息息相关
各类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工作技术要求
1
疫情概况
疫苗
01、基本情况
02、免疫程序
03、接种禁忌
04、注意事项
05、特定人群接种
组织实施
总体原则
01、接种进度安排
02、接种单位设置要求
03、临时接种点设置
04、疫苗和冷链管理
05、接种实施
2
3
AEFI监测与处置
疫苗/基本情况
?新冠病毒疫苗研发进展(截止年3月26日)
?全球83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个候选疫苗临床前评估
?国际
?19个正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或已结束Ⅲ期临床试验入组,获批或紧急使用
?mRNA、腺病毒载体、蛋白亚单位等
?国内
?5条技术路线,7个产品正在海外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灭活、腺病毒载体、重组亚单位、核酸、减毒流感病毒载体
疫苗/免疫程序
适用对象
-18周岁及以上人群
接种途径和接种部位
-推荐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接种剂次和间隔
疫苗/接种禁忌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疫苗/注意事项
迟种补种
对2剂或3剂次程序的疫苗,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
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
对在14天内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在第2剂接种3周后尽早补种1剂灭活疫苗
对在14-21天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的,无需补种
加强免疫
现阶段暂不推荐加强免疫
不同疫苗产品替换
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
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新冠病毒感染及抗体筛查
在疫苗接种前无需开展新冠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
接种后也不建议常规检测抗体作为免疫成功与否的依据
疫苗/特定人群接种
60岁及以上人群
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
目前4个附条件批准上市的疫苗Ⅲ期试验纳入该人群数量有限,重组蛋白疫苗Ⅲ期试验尚在进行中
?暂无疫苗对该人群的保护效力数据
5个疫苗Ⅰ/Ⅱ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人群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与18-59岁人群相比,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略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似,提示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建议接种
18岁以下人群
目前已有的疫苗尚未获得用于该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
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
哺乳期女性
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
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慢性病
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
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
建议接种
育龄期女性
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
基于对上述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
有备孕计划的女性
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
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对该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
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
对于腺病毒载佑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既往新冠患者或感染者
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
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组织实施
总体原则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和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区分轻重缓急,扎实稳妥推进疫苗接种
接种过程中充分告知,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为居民免费接种
确保疫苗接种各环节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要求,保证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落实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各省(区、市)联防联控机制周密组织实施,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协调推进相关工作
接种进度安排年12月-3月:重点人群接种
1、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检疫,进口冷链装卸、搬运、运输、加工、引航员、船舶代理外勤等登轮人员,以及商场超市、农贸市场从事进口冷链食品销售等有关人员。
2、新冠肺炎防控一线医疗防疫人员、入境人员分流中心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人员:发热门诊(诊室)和从事新冠肺炎等传染病人接诊、医疗救治、采样、实验室检测等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从事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实验室检测、环境消杀、现场健康教育等疾控工作人员;入境人员分流中心工作专班、医务人员、公安民警、转运人员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专班、医务人员、公安民警、酒店员工等。
3、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口岸边防、出入境卫生检疫、采样、实验室检测等工作人员。(责任单位:市口岸办、厦门海关、边检总站)
4、城市运行保障人员:铁路、民航、公交、地铁、公路、水运等工作人员。
5、因工作学习培训需要必须前往污染区域、疫情较严重国家或地区的公派人员。
接种单位设置接种点的指定
属地管理、就近方便原则,指定辖区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医院承担;
现有接种单位无法满足需求的,应依托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截至3月30日,全市有29家医疗机构提供新冠疫苗接种服务,医院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
新增接种单位要求
?接种单位应避免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传染病科、化验室等存在潜在感染风险的科室共处同一楼层或共用出入口及通道
?负责预防接种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设独立的疫苗接种区域,与患者临床救治的区域分开
功能区设置
--应有候诊室区、健康询问区/登记区/知情告知区、接种区、留观区、AEFI处置区、冷链区等
--负责预防接种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不具备相应房屋条件的接种单位,至少应有候诊、询问/登记/告知、接种、留观等区域
设立临时接种点
?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接种单位或医疗机构派出接种人员设置临时接种点
?集体单位人员的接种
?设置应满足候诊、询问/登记/告知、接种、留观等功能分区要求
临时接种点设置要求
应标示工作流程,按照候诊、询问/登记/告知、接种、留观等功能进行分区
?应配备用于储存疫苗的冷链设施设备,确保疫苗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储存和运输
?应配备与受种者数量相适应的注射器材、消毒药品和器械等
?应配备必须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加强管理和定期核查。制定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预案
?应配备具有使用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设备、设施,可通过计算机或移动终端录入,上报疫苗接种个案相关信息
?应至少配备2名具有资格的工作人员实施现场预防接种工作,并根据受种者数量适当增加人员
?医院派驻的急诊急救医务人员,现场有救护车提供转运保障
?疫苗接种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实施操作,严格按流程做好预约、受种对象核实、健康状况询问和接种禁忌核查、知情告知、规范接种和留观等工作
提升现有接种单位服务能力
?各地需要提前做好接种单位服务能力的评估,合理测算潜在的服务能力和可能需要的接种需求
?增加接种人员、扩充疫苗储存容积、延长服务时间和增加服务频次
?在农村地区可派出接种人员巡回接种
?同时提供儿童和成人接种,采取分时接种或设不同接种区域
人员
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医师或护士资格,并经过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设施设备
1、应配备用于储存、运输疫苗的冷链设施设备,确保疫苗在2-8℃下储存和运输。
2、应配备与受种者数量相适应的注射器材、消毒药品和器械等。
3、应配备必须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加强管理和定期核查。
4、观察区应配备适量供受种者留观使用的椅子。
5、应配备足够的电脑、扫码枪、打印机、身份证读卡器/社保卡读卡器。
6、接种场地需能连接政务网(厦门市健康医疗云),厦门市免疫规划管理云平台能正常使用,登记/接种医生有独立的云平台账号,确保新冠疫苗接种信息登记正确。疫苗出入库/接种信息能实现扫码溯源。
上墙内容参考
接种区:三查七对一验证、接种后请在观察区观察30分钟
观察区:
观察须知:接种后若有皮肤发红、瘙痒、出疹、水样鼻涕、声哑、呼吸困难、血管性水肿,紫绀、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厥冷,腹痛、腹泻、呕吐,恐惧、烦躁不安、晕厥、抽搐等不适变化,请马上告知留观区医生处置,。
信息系统功能权限开通已承担疫苗接种工作的医疗机构:
向辖区疾控中心申请开通免疫规划信息(网页版)成人接种功能,提交新增用户登记表,由辖区疾控中心逐级审核、上报至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开通。
未承担过疫苗接种工作的医疗机构:
1.向辖区疾控中心申请增加预防接种门诊功能,由辖区疾控中心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新增预防接种门诊编码维护,并逐级提交至上级疾控中心审核无误后完成新增接种门诊编码维护工作。
2.同时由县区级疾控中心在“疫苗全程追溯系统”新增预防接种门诊和用户,填报本单位基本信息,上报市级疾控审核,市级审核完成由省级审核,上报至国家协同平台,提交新增用户登记表,由辖区疾控中心逐级上报至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开通。
疫苗和冷链管理目前新冠疫苗由厂家配送到市疾控,市疾控再配送至区疾控,区疾控配送至接种门诊
疾控中心配送疫苗时应提供:
出库单
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及实时温度监测小票
疫苗检定报告复印件
新冠病毒疫苗流通和接种信息应全面纳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管理,全面实现接种信息全录入、疫苗流向可追溯。
全市疾控中心和接种门诊采用“厦门市免疫规划管理云平台”出入库电子档案及纸质“疫苗出入库登记表”进行出入库登记
接种台小冰箱领取疫苗要做好领用记录
在办理疫苗出入库(含接种)时均应扫码
每日接种结束应盘点疫苗,确保
疫苗库存实物与云平台及纸质出入库登记表一致
云平台疫苗出库数、接种日志剂次数与纸质出入库出库数一致
先进先出、近有效期先出的原则
当日未使用完的疫苗第二天要先使用
需报废疫苗均应拍照留底,逐级报告,统一回收至区疾控中心,在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健康局监督下销毁,并保留记录。接种门诊不得私自销毁。
疫苗应全程冷链管理
新冠疫苗储存、运输温度:2-8℃,不得冻结
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采用冷库和大容量冰箱存放疫苗时,底部应留有一定的空间。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
疫苗不应放置冰箱门内搁架上
含吸附剂疫苗不可贴壁放置。
做疫苗标识牌
疫苗储存温度监测:
每天上午和下午均至少人工查阅1次温度监测记录(间隔不少于6小时)。
疫苗运输温度监测:
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实时温度监测小票
接种实施合理设置流程
健康码,戴口罩→预检,有禁忌症者不接种,身体不适者暂缓接种,并做好解释→预检合格的人员在登记台登记(凭身份证或医保卡),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接种台接种,三查七对一验证→现场观察30分钟→发放盖章的接种证明
接种完后必须确保现场留观30分钟,要想办法留住人
接种点须每人分发温馨提示(带接种30分钟后救治咨询电话),并做好告知
集美科普整理推送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昨天,“祝融火星车”发了一条微博!网友灵魂拷问亮了不打疫苗出行将受限?不让坐飞机、高铁?多部门回应讲座预告集美区5月份科普大讲堂即将开始啦!注意!上班时间有变!太愤怒!深夜通报:停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