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最新提醒不抓紧打疫苗,有危险最新

关于疫苗

钟南山这样说:

不抓紧打疫苗有危险!

中国控制得好

就是为了争取时间接种疫苗。

3月30日,钟南山表示,虽然中国疫苗接种绝对数是世界第二(美国最多),但要是按百分比数的话,中国是非常低的:中国目前也就4个百分点。当然,中国现在正大力扩大生产。

所以预期希望在六月底、七月,有40%的人能够接种疫苗。只有接种疫苗,才能够得到比较好的保护。

钟南山指出,按照现在的情况,中国要是完全开放,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中国现在绝大多数人处于没有免疫状态,也就是一旦接触了病毒感染,马上就得病。

但是,目前在中国很多群众的思想里,接种疫苗并不是那么迫切。

为什么?(因为)中国的环境太好了,没有病毒在附近。可是,这有个前提,我们对国际(境外)输入有非常严格的控制,中国不能永远这样;中国改革开放,一定要向全世界开放。到那个时候,所有国家接种的都很好了,中国反而是无免疫的,那是很危险的,说不定又在中国暴发起来了。

钟南山图自凤凰网

钟南山强调,现在是一个间隙,我们控制得好就是为了争取时间能够打疫苗。

所以接种疫苗还是要加快,现在国家正在下很大功夫,以最快的速度来增加生产疫苗的厂房。估计要是按照这个速度,今年底大概(产出)二三十亿支疫苗。

中国的情况,不是所谓的“疫苗民族主义”,中国一方面是自己打,一方面比较早就对外供应了。估计有三分之一供应到国外,也是实现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承诺。

对于新冠病毒疫苗,

还有许多人存在一些误读:

“这么多人接种了疫苗,

可以形成群体免疫屏障,

我就可以不打了”;

“现在疫情平稳,

不如等冬天疫情厉害了再打”……

究竟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

首版接种指南明确

这5类人不适合接种

国家卫健委3月29日发布的首版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最新明确5类人群不宜接种疫苗: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能接种疫苗吗?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卫健委明确了对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的接种建议。

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上述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既往新冠患者或感染者

需要接种疫苗吗?

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有肾病、免疫功能不好

能接种疫苗吗?

对于有肾病、免疫功能不好的人群,能打疫苗吗?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对该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

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迟种补种

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

此外,指南提示,对2剂或3剂次程序的疫苗,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

对在14天内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在第2剂接种3周后尽早补种1剂灭活疫苗。对在14-21天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的,无需补种。

现阶段暂不推荐加强免疫。

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不过还有人对接种疫苗

存在一些误解

既然别人都打了我还要打么?

有人疑问,如果说70%的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以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是不是意味着,剩下的30%人群就可以不用接种了?

其实,70%是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数据做的一个基本推算,而且是最低限值,构建免疫屏障的意义在于阻断病毒大范围的传播和流行,侧重于公共卫生意义的体现。并不是说剩下未接种的30%不会发病,对于未接种的个体来说仍有感染发病、甚至重症的可能,所以对于个体来说,仍然是越早接种越好。

接种疫苗仍可能感染,就说明疫苗没用?

目前国内外均有报道,

有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

依然感染新冠病毒,

是不是接种疫苗没有用?

所有疫苗的保护效力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要科学理性认识新冠病毒疫苗有效性指标。目前在全球大流行的形势下,新冠病毒疫苗应用的意义主要是预防重症和住院病例,减少因新冠病毒感染发病而导致的就诊,避免医疗挤兑等情况的发生,而且研究显示疫苗对预防重症的效果更好。此外,即使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仍有感染的可能,但感染后发病,症状也会相对更轻。

不如等冬天

疫情厉害了再打?

还有人存在侥幸心理,

觉得现在疫情平稳,

不如再等等,

等冬天了疫情厉害了再打?

新冠肺炎与季节性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不同,不仅在秋冬季更高发,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照样流行。况且,接种疫苗后,不是马上就能产生抗体,前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全程接种完疫苗28天后,约90%的人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所以说早接种早安心。

9图了解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

来源

北京日报、人民日报、观察者网、凤凰网

编辑吴雨哲

责编贾阳阳

监制贾江伟

点亮和转发扩散

让更多人看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guihuan.com/sbzy/7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