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发黑,要警惕!
“眼前发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它的专业医学名词为“黑朦”。
从儿童到高龄老人在突然的体位变化时都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眼前发黑的症状。
这种常见的表现常常被忽略,但它却可能是脑梗死的先兆,尤其是对于脑卒中高风险人群来说,更应警惕黑朦这种看似常见的“疾病”。因此,关于黑朦的几点小知识,我们真的需要了解一下。
黑朦是怎么回事?
黑朦就是眼睛视物时不能看到或看清物体,而以眼前发黑为表现的临床症状。
临床多以一过性黑朦形式出现,多表现为一只眼突然发生的、短暂的视力丧失,视力丧失可持续数秒至数小时,多数病例视力丧失时间不超过1小时,90%的患者不超过10分钟。
一过性黑朦常常由于一过性脑缺血,贫血,低血压等,应该引起重视。
黑朦与脑梗死相关吗?
黑朦是一种中风先兆,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偏瘫,因为一般所讲的中风偏瘫,指的是大脑前循环的血管堵塞,即颈内动脉系统的血栓,包括常见的大脑中动脉的血栓和前动脉的血栓,这种情况出现的典型症状就是偏身活动无力、麻木、口眼歪斜等,而病人出现的后循环动脉的血栓却鲜为人知。
头晕,视物模糊,突然出现的双目失明,短时间恢复,就是大脑后循环的血管栓塞。因为我们的视觉皮层的供血主要由大脑后动脉供血,当大脑后动脉堵塞时,人们会出现失明,医学上称做“一过性黑朦”。
黑朦需要做什么检查?
黑朦可能与脑梗死相关,因此,当出现一过性黑朦,尤其是不明原因的单眼一过性黑朦,需要高度警惕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此时需要行相关检查,明确脑血管是否存在相关问题。
除此之外,来自心脏内脱落的栓子也可能会导致眼前黑朦,甚至是双眼黑朦,心脏相关检查也有助于明确黑朦的具体病因。
黑朦也属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一种表现,其常常与脑梗死伴发。出现黑朦时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已经发生了脑梗死。
出现黑朦应该怎么办?
出现黑朦需要高度警惕,但只要能找出原因并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也不必过于担心。
§首先要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黑朦,重要的是要确定是否为脑梗死的先兆。
§明确脑血管状况后,如果存在颈动脉的问题,无论是药物治疗、支架还是手术治疗,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关键。
图文,排版:肖晶芳,张敏
审核:蔡志友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