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孢素口服液环孢素胶囊
一.环孢素常用哪几种肾脏疾病?
环孢素作为常见的免疫抑制剂,年首次应用于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目前广泛应用于多种免疫系统疾病及肾小球疾病,是治疗儿童肾脏疾病的一把利剑。临床上常用于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依赖或频复发患儿,尤其病理类型为FSGS者、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为V型者),紫癜性肾炎等。
二.环孢素怎样发挥作用?
环孢素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剂,阻断T细胞产生IL-2,并抑制其受体的生成,有抑制T淋巴细胞特别是CD4的活化、增殖及聚集。同时,环孢素可通过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压保护肾脏。在使用CsA前可查CD4与CD8,如CD4增高可考虑选择CsA。
三.环孢素应用注意事项
1.要求在进食前1h或进食后2~3h服药。
初始剂量5mg.Kg.d,每日2次,进食脂肪食物影响该药的吸收,胆汁不影响该药的吸收,空腹服药平均血浓度几乎是进食时的两倍。
2.监测血药浓度
分别于服药后l周和2周末根据CsA的血药浓度调整CsA的用量,而后达有效血浓度时每2周~1月监测CsA的血药浓度,有效血浓度维持在80~ng/mL(50-ng/ml),
3.缓慢减量
建议诱导期6个月。而后可2~4周减25%,减至1~2.5mg.kg.d时维持6~24月。
四.环孢素不良反应
环孢素在儿童肾小球疾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1.环孢素最重要的不良反应是其肾毒性。约1/3用药者有肾毒性,可出现血清肌酐、尿素氮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减低等肾功能损害。牙龈增生一般可在停药6个月后消失。慢性、进行性肾中毒多于治疗后约12个月发生。
2.肝脏的不良反应:氨基转移酶升高、胆汁郁积、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5%到10%。
3.环孢素相关性高血压:一般加用降压药或调整降压药剂量后,CsA导致的高血压可控制。
4.较常见的有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牙龈增生伴出血、疼痛。
5.其他不良反应:
不常见的有惊厥,其原因可能为该品对肾脏毒性及低镁血症有关。
此外该品尚可引起高血糖、多毛症、手震颤、高尿酸血症伴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四肢感觉异常、下肢痛性痉挛等。
有报告该品可促进ADP诱发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烷A2的释放和凝血活酶的生成,增强因子Ⅶ的活性,减少前列环素产生,诱发血栓形成。
五.环孢素使用禁忌症
有尚未控制的感染或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宜使用。
综上:环孢素治疗儿童肾小球疾病有极大优势,但长期应用需检测肾功能、肝功能、血药浓度。对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或有明显肾间质小管损伤者,应用CsA治疗要慎重。
参考文献:
1.环孢素A治疗肾小球疾病的应用共识.专家协作组.中华肾脏病杂志年9月第21卷
2.儿童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中华儿科杂志.10月第55卷
3.儿科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桂永浩.薛辛东
图:网络
文:张敏
排版:索磊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