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什么是手足口病应该怎样预防手

●什么是手足口病?●

医院儿保科主任覃三春: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表现为厌食、低热、口痛、手足口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可以通过自身抵抗力一周左右自愈,但是部分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如果病情较重、发展较快,可能会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

为什么会得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感染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因,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不过近年来柯萨奇病毒A6型和A10型感染呈上升趋势。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

呼吸道传播: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打喷嚏、咳嗽时,病毒会通过飞沫进行传播,孩子吸入带病毒的飞沫就可能患病

消化道传播:这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由于不讲卫生,饭前便后不洗手,极易使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引起感染

密切接触传播:接触了患者的口鼻分泌液或者皮肤上的疱疹液,以及患者使用过的毛巾、玩具、内衣等也可能引起感染

易感人群:多数人多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但是成年人大部分为隐性感染,儿童最容易感染并发病,主要为5岁及以下,3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临床表现:

普通病例: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恶心,手足口臀部等会出现疱疹,躯干有时也会出现,部分患者有发热情况

重症病例:因病情发展较快,除了普通病例的症状外还有各种并发症。神经系统表现有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头痛、嗜睡等,呼吸系统表现有咳嗽加重、呼吸节律改变、白色粉红色或血性带气泡的痰液,循环系统表现有面色灰白、四肢发凉、出冷汗、脉搏减弱等

●怎么治疗手足口病?●

医院儿保科主任覃三春:

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应当及时就医,挂号儿科、感染科、内科均可。普通病例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重症病例主要是控制并发症。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1、居家隔离或住院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孩子使用的物品和周围环境进行清洁并消毒,包括排泄物

3、注意休息,饮食要清淡,避免刺激性强的食物,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清洁

4、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的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

对症治疗

1、发热的儿童可用物理降温和退烧药,缓解病情,减轻孩子的痛苦

2、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可考虑抗生素治疗

预防方法:

1、给儿童接种正规的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

2、平时要注意引导儿童讲究卫生,饭前便后要用肥电或洗手液洗手。

3、婴儿的奶嘴、奶瓶要经常消毒。

4、儿童使用的玩具、餐具要经常清洗、消毒。

5、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注意家庭卫生,房间要经常通风,勤换洗被亚。

6、幼儿园或托管机构,一旦发现可疑患者,要及时通知家长,医院诊治。对患者使用的玩具、餐具、被福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感染其他儿童。

7、看护人在接触患者前或为患者换尿布、处理普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六一专家:覃三春

副主任医师

中华儿科学会湖南分会会员、湖南急诊儿科学会会员

擅长:诊治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对小儿呼吸、消化、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儿童保健、新生儿科疾病等有独到见解,尤其擅长诊治小儿哮喘、小儿癫痫、小儿抽动症、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唐氏综合症、先天性斜颈、小儿疝气等儿科病症。

扫码预约名医

1.医院康复中心服务简介

2.疫情还未结束怎么办?六一天灸方,增强免疫力!

3.肥胖、消瘦或矮小不要急!营养测查、专家评估只要61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guihuan.com/sbzq/6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