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儿童健康
托起明天希望
——医院这几天的天气啊!太冷啦一些小朋友扛不住,生病了!老公,孩子感冒了,怎么办啊?听**妈妈说,上次她宝宝感冒跟咱家宝的情况很像,要不要给宝宝试着吃**妈妈推荐的药呢?不知道孩子是什么原因感冒的,医生说了,孩子吃药一定要慎重。医院,给医生看看吧~这样的对话,相信是日常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生活中,年轻父母接触的知识面广,互联网、报纸、书籍都能带来许多的医学知识,这本应是件好事,但是由于他们的医学经验不足,往往在药物使用上存在误解,特别是关于小孩服用药物,更是容易走向误区。
上周,是“世界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
来自我院医务科联合药学部临床药师
总结了一些家长们常遇到的问题,
想与大家一同分享~
本期嘉宾
医院医务科、药学部临床药学室团队
儿童用药合理用药Q
可以跟别的孩子用同样的药吗?
答:不可以!孩子生病是爸爸妈妈最烦恼的事情,此时父母的心情往往会过度紧张,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其实换一种角度想,生病时的症状往往是身体抵抗疾病的反应,比如发烧、咳嗽。生病的过程对孩子身体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孩子的免疫系统开始认识各种细菌和病毒,并对它们产生抵抗能力。了解了这些,心态放平和后,就能想到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个体,都需要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同一个宝宝每次生病的罪魁祸首可能都不一样,毕竟随着宝宝免疫系统的不断成熟不会总在同一个病原体上中招,不同的病原体自然要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Q
吃了药还不好,可以立即换药吗?
答:药,不可轻易换!任何疾病的治疗都需要一个疗程,即使是对症的药物也有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疗效。而且儿童呼吸道易感的病原体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3个月以下的可能会感染沙眼衣原体以及细菌和病毒。
3个月到4岁的更容易感染病毒,占60~70%,也有细菌和支原体的感染。
5岁以上的大孩子则更容易感染支原体,60~70%,也有肺炎链球菌等细菌的感染,很少有病毒感染。
有着三十多亿年历史的细菌是整个生命史中的耐力“冠军”,诞生才几十年的抗菌药物是很容易引起细菌耐药而失去作用的。频繁使用抗生素只会激发细菌DNA中的耐药基因形成多重耐药细菌,这样一旦爆发严重感染就可能会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
通常如果抗生素选择正确48小时内症状就会得到明显缓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坚持用药,不可以轻易换药。症状消失后48小时内停药。如何吃药,一定要遵医嘱哦~
Q
捂汗退烧,这对吗?
答:发热的患儿既要注意散热又要注意保暖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出生后天以内的婴儿,产热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热较为缓慢,产热和散热的不相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
捂热过久,影响了机体散热,体温就会急剧上升,患儿处于高热状态。高温时末梢血管会代偿性扩张,出汗增多,高热也使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孩子被困在被窝里,缺乏新鲜空气,导致缺氧。
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根本无力挣脱“捂热”环境,持续下去即可引起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捂热综合征”也称“蒙被缺氧综合征”,是婴儿在寒冷季节中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随着冬季的来临,家长担心孩子冻着,就会给孩子穿很多的衣服,殊不知,这很可能会出现呼吸道受阻,引起婴儿慢性不全性缺氧;过暖、大汗淋漓,造成婴儿高渗性脱水,严重者并发呼吸衰竭、脑水肿、休克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险。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宝宝充分散热,而手脚要保暖。
Q
这个药贵,肯定好用?
答:要合理正确使用抗菌药物药品的研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大量经费的投入,所以,每种新药上市时,都可能会进行着宣传,但有时,这些宣传可能会对家长们造成一些误区。家长们对于生病的孩子都有一种愧疚的补偿心理,认为钱花到了用上好药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其实,对儿童来说,一定要合理用药。家长们不要一味地选择贵,而是要遵医嘱,选择最适合患儿病情的药品。
Q
感冒了,来点抗菌药物?
答:NO!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病程一般持续一周,现在随着污染物的增多,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但最终还是可以痊愈的,如果不伴继发性细菌感染,抗生素的治疗通常是无效的。
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泪流;咳嗽;轻度发热;头痛;食欲下降等。
护理方面除了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就医外,家庭成员还应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保持手部干净,防止病原体传播。
避免与患者或发烧的人共用餐具、水杯、牙刷或毛巾。
用热水清洗盘子和其他器皿。
同时,不要在室内或者在孩子身边吸烟等护理措施。
儿童用药需遵医嘱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本期投稿:医务科、药剂科(转载须经授权)
本期图片:网络、千库网(版权归于原作者)
本期编辑:蓓蕾V·C
本期校对:李晓彤
您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