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不是突然出现的,肾脏给过患者5次机

肾脏,俗称“腰子”,是一对“孪生兄弟”,分别位列脊柱左右两侧,长约10到12厘米,宽约5到6厘米,厚约3到4厘米,左边通常比右边稍大一些。

传统中医把肾脏称为“先天之本”,意思是肾脏生长发育怎样,决定以后成长健康如何,肾脏地位很高。

现代医学把肾脏叫“废水处理站”——生成和排泄尿液、“生态稳定器”——体液和酸碱平衡、“血压调节泵”——分泌前列腺素、肾素等调节血压、“骨骼血液助力计”——促骨骼生长和防止贫血。

肾脏是人体内排泄的主力,代谢的辅助,内分泌的节点,是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工作的辛勤器官。不过,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不少人肾脏提早报废,确诊“终末期肾病”,也就是俗称“尿毒症”。

肾脏工作环境比较差,长期与身体废料和多余的水液打交道,不是尿液就是尿毒素,不是葡萄糖就是氢、钾、氨、钠、氯等成分,如果不注意保养,慢慢就会出问题,再加上一些药物成分、超标物料的冲击,对肾脏伤害很大。

问题是,肾脏“纳废排污”功能强大,“孪生兄弟”两个每天的工作不算辛苦,但它们内部没有痛觉神经,外包膜上才分布有。如果内部病变,信号并不会很快传递给身体知道,而且“两兄弟”又特别能忍耐,如果已感觉到肾脏工况异常,通常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

其实,肾脏病变后虽然不吭声,但流经肾脏的尿液、肾周边的神经和密布的血管,会有一些提示信号,肾脏从出毛病到接近报废,共有5个发展时期,不过很多患者忽略了。

据年肾病生存质量指南,肾脏损伤程度有1—5个分期,5期是“终末期”——尿毒症。它的衡量标准是血清肌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用GFR表示,数值越低,情况越不好。

所以,业界也把这5个分期,形象称为“5次信号”或“5次机会”,但患者不是重视不够,就是没抓住机会,导致终生遗憾。

第一次机会:

GFR数值大于等于90,肾功能表现正常,但尿液异常,表现为非大量饮水情况下,夜尿每晚超过2次,这是肾功能不全的信号,是肾脏处理尿液“功率不足”的提示。

第二次机会:

GFR数值在60—89之间,在肾脏优秀的代偿能力下,肾功能仍然正常,但实际已进入轻度慢性肾病阶段,尿蛋白阳性,PH值大于8,这是肾功能继续下降的阶段,但双肾仍咬牙坚持,一声不吭。

第三次机会:

GFR数值在30—59之间,已处于中度慢性肾病阶段,表现为水肿、莫名疼痛、腰部经常酸胀不适、全身乏力、尿液中开始出现泡沫,或者有血尿现象,身体贫血,这个时候肾脏受损已经较为严重了,不过仍不发声。人们经常误判为劳累过度,不太重视。

第四次机会:

GFR数值在16—29之间,进入重度慢性肾病阶段,肾功已严重亏损,四肢水肿,每天尿量严重减少,全身使不上力气,高血压和贫血很明显,检查发现电解质异常,不过患者在安慰自己:休息几天就好了。

第五次机会:

GFR数值已小于15,此阶段是肾病终末期,即尿毒症阶段,除了水肿、尿量极少、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外,已出现典型高钾血症、代谢酸中毒,心脏运转明显受限,已危及生命,患者终于重视,但早已错失扭转机会。

其实,在第一次、第二次机会出现时,只要改变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对相关症状保持警惕,及时查找原因和改正,是可以停止肾功受损的,而且大概率能修复、逆转不利局面,即使到了第三次机会,仍可以减缓肾脏滑向深渊,为患者争取时间。

只要发现身体有浮肿现象,特别是脸部、腿部浮肿,有无力感、疲乏感,有不想吃饭的问题,有时还有恶心表现,以及尿量减少、排尿习惯改变、尿频等问题,就要重视起来了。

而引起肾功下降的原因,多见于喝水少、经常憋尿、常喝高糖饮料、饮食偏咸或偏辛辣、吸烟喝酒、乱吃药、长期熬夜等等。

如何能早些发现肾脏“不对劲”?可通过血常规里的“血肌酐”体现,只要是出现升高,说明肾功已损毁至少一半了,医院就诊,哪怕在正常数值以内,但某个时间段动态变化,也要注意。另外,尿常规和肾脏B超检查也能示警。

有10类人员容易“陷入肾病之中不知病”,更要提高警惕: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痛风症状明显、超过60岁、肥胖人群、尿检频繁有蛋白尿、经常乱吃药、烟瘾酒瘾大、肾结石、有肾病家族史的人,这些人都不能大意。

总之,希望肾脏的异常信号和提示机会,能被我们及时发现,及时应对,减少许多遗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guihuan.com/sbzq/12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