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IgA肾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了,可能与感染有关。多数患者发病前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之后出现血尿。IgA肾病患者血清中IgA1较正常人显著升高,肾小球系膜区有IgA免疫复合物或多聚IgA1的沉积,IgA免疫复合物及多聚IgA1与肾小球系膜细胞有较高亲和力,与系膜细胞结合后,诱导其分泌炎性因子、活化补体,导致IgA肾病的发生。另外,不同族群中IgA肾病发病率,病情进展速度和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IgA肾病的发病。
2.病理IgA肾病病理变化可表现为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所有病理类型,病变程度轻重不一,病变程度差异很大,主要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轻者病变轻微,呈局灶性,仅少数肾小球有轻度系膜增宽和节段性增生,局灶性增生性改变可发展为局灶性硬化。有些病变较明显,可有弥漫性系膜增生,偶尔可有新月体形成。就病理类型而言,可表现为轻微病变性、局灶增生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系膜毛细血管性、新月体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其病理损伤程度以往常用Lee氏分级法,近年来采用Oxford分类法或Haas分
类。
免疫荧光检查显示IgA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呈颗粒或团块状,常伴有补体C3沉积。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于系膜区,有时可见基底膜病变。
二、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以尿血为特征,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因素导致邪热入内、迫血妄行,阴虚火旺、灼伤络脉,脾失统摄、血溢脉外,肾失封藏、精微下泄而发病。
1.风热扰络外感风热或感受风寒入里化热,或外感湿热等,由皮毛、口鼻而入,热郁于内,灼伤脉络,则见尿血等。
2.胃肠湿热过食辛甘肥辣,酿生湿热,或外感湿热由口入内,导致中焦热盛,脉络受损。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