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

体内过程

1,口服易吸收

2,经肝代谢,肾排泄

3,分布广,可通过血脑屏障及胎盘屏障

4,尿液的PH变化对其排泄影响很大

即:尿液呈酸性时有利于药物再吸收,使排出减少

尿液呈碱性时使药物再吸收减少,加速排泄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

(1)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配伍组成复方制剂(APC)

(2)用于头、牙、肌肉、神经痛、痛经等慢性钝痛及感冒发热;较大剂量有明显的抗炎抗风湿作用

(3)控制急性风湿热疗效迅速而确实,也用于鉴别诊断

(4)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药

2,影响血栓形成

(1)血栓素(TXA2)对血小板聚集有较强的诱导作用,可促使血小板聚集

(2)低浓度使COX活性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失活→减少血小板中TXA2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

(3)高浓度直接抑制血管壁中COX,减少前列环素(PGI2)合成(PGI2是TXA2的生理对抗剂)

1)小剂量(50-mg)防止血栓形成,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包括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进展性心肌梗死患者,能降低病死率及再更梗死率

2)用于治疗脑缺血病及预防心脏血管病的发作

3)对于血管成形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3,其他

(1)因其酸性,缓解胆绞痛

(2)大剂量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用于治疗痛风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1)口服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2)较大剂量抑制胃黏膜PG合成,从而诱发或加重溃疡和隐形出血

(3)宜饭后服药,或同服碳酸钙或氢氧化铝等抗酸药或服用肠溶片

(4)合用PG衍生物米索前列醇可减少溃疡发作

(5)长期用药应定期做大便隐血实验

2,凝血障碍

(1)一般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

(2)长期大剂量可抑制肝脏凝血酶原形成,可引起出血,维生素K可对抗

(3)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患者禁用

(4)术前一周应停用

3,过敏反应

(1)少数患者出现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

(2)“阿司匹林哮喘”用NA无效,应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3)哮喘、鼻息肉及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

4,水杨酸反应

(1)剂量过大(5g/d)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称为水杨酸反应

(2)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昏迷、大量出汗、过度呼吸、酸碱平衡失调,甚至精神错乱,应立即停药,并静滴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加速排泄

5,瑞夷综合征

(1)患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或青少年使用阿司匹林后,出现严重肝功能异常、惊厥、昏迷及急性脑水肿等症状称为瑞夷综合征

(2)14岁以下病毒性感染慎用,可用对乙酰氨基酚代替

6,对肾脏的损害

(1)可引起水肿、多尿等肾小管功能受损的症状

(2)偶见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甚至肾功能衰竭

药物相互作用(1)与双香豆素合用,增强其抗凝血作用,易致出血(2)置换甲磺丁脲,增强其降血糖作用,易致低血糖反应(3)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诱发溃疡的作用增强(4)妨碍甲氨蝶呤从肾小管分泌而增强其毒性(5)与呋塞米合用,使水杨酸排泄减少,易造成蓄积中毒

禁忌症

胃溃疡、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患者和产妇、孕妇禁用,哮喘、鼻息肉及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

奶茶爱泡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guihuan.com/sbfy/8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