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考前冲刺(十六)
1.不属于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是
A.小儿脑的发育在3岁时与成人已无区别
B.出生时中脑、延髓、脊髓的发育已较成熟
C.小儿4岁时才完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化
D.小儿脊髓的发育与脊柱的发育不平衡
E.在基础代谢状态下脑耗氧量占总耗氧量的50%
A
2.小儿出生时就存在,永不消失的神经反射是
A.吸吮反射
B.觅食反射
C.拥抱反射
D.吞咽反射
E.握持反射
D
3.不属于小儿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神经反射
A.吸吮反射
B.觅食反射
C.拥抱反射
D.吞咽反射
E.握持反射
D
4.小儿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生存在的神经反射是
A.吸吮反射
B.腱反射
C.拥抱反射
D.吞咽反射
E.角膜反射
B
5.1岁4个月的小儿生理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神经反射是
A.Chvostek征
B.Babinski征
C.Trousseau征
D.Brudzninski征
E.Kernig征
B
(6~8题共用备选答案)
A.瞳孔反射B.吸吮反射C.腹壁反射
D.布鲁津斯基征E.吞咽反射
6.小儿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神经反射是
B
7.小儿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生存在的神经反射是
C
8.属于脑膜刺激征的是
D
9.患儿男,1岁。怀疑化脓性脑膜炎,拟行腰椎间隙穿刺,穿刺点应选择
A.1~2腰椎间隙
B.2-3腰椎间隙
C.3~4腰椎间隙
D.4~5腰椎间隙
E.第5腰椎与第1骶椎间隙
D
10.肾病综合征患儿突然发热、呕吐、腹痛。应首先考虑并发的是
A.肠道感染
B.电解质紊乱
C.原发性腹膜炎
D.阑尾炎
E.肠痉挛
C
11.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的致病菌有
A.脑膜炎奈瑟菌
B.肺炎链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前三种细菌
E.后二种细菌
D
12.2个月以下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呼吸道合胞病毒
B.肺炎双球菌
C.大肠杆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轮状病毒
C
13.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血行感染
B.上行感染
C.淋巴感染
D.医原性感染
E.邻近组织蔓延
A
14.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细菌入侵最重要的门户是
A.皮肤、粘膜
B.消化道
C.呼吸道
D.直接侵入
E.新生儿脐部
C
15.3个月内婴儿的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的表现是
A.发热、头痛、呕吐
B.前驱呼吸道感染史
C.脑膜刺激征阳性
D.脑脊液化脓性改变
E.面色青灰、拒食、凝视、尖叫
E
16.与年长儿相比,化脓性脑膜炎婴儿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为
A.脑疝
B.前囟饱满、颅缝增宽
C.头痛、呕吐
D.脑膜刺激征
E.惊厥
B
17.典型的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改变是
A.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糖增高
B.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糖正常
C.细胞数增高、蛋白正常、糖增高
D.细胞数正常、蛋白增高、糖下降
E.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糖下降
E
18.一般不会出现在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结果中的是
A.外观混浊
B.压力增多
C.细胞数增多
D.蛋白质增多
E.糖和氯化物正常
E
19.在化脓性脑膜炎抗菌素的治疗原则中错误的是
A.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抗菌素
B.选择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菌素
C.宜早期、足量、联合用药
D.急性期宜静脉用药
E.至脑脊液正常后即可停药
E
20.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未明确时,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是
A.青霉素与氯霉素联合应用
B.红霉素与氯霉素联合应用
C.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合应用
D.新青Ⅱ与氨苄西林联合应用
E.头孢噻肟钠与氨苄西林联合应用
E
21.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脑积水
B.脑脓
C.硬脑膜下积液
D.偏瘫
E.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C
22.处理硬脑膜下积液最有效的方法是
A.加大抗生素剂量
B.使用脱水剂
C.腰穿
D.硬膜下穿刺
E.及时更换抗生素
D
(23~25题共用备选答案)
A.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静置后出现蜘蛛网状薄膜
B.脑脊液外观混浊,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加
C.脑脊液中糖的含量一般正常
D.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明显增加
E.脑脊液中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23.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检查结果是
B
24.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检查结果是
C
25.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检查结果是
A
26.患儿男,4个月。发热3天,抽搐1次入院。体检颈部略有抵抗,前囟饱满,脑脊液检查示细胞数为×/L,中性粒细胞90%。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蛛网膜下腔出血
A
27.患儿,2岁,化脓性脑膜炎。入院后出现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该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脑疝
B.脑脓肿
C.脑积水
D.脑室管膜炎
E.颅神经损伤
A
28.患儿男,10岁,因头痛、呕吐、发热、颈强直入院,现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初步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该患儿首要的护理诊断/问题是
A.体温升高
B.疼痛
C.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D.营养失调
E.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
E
29.患儿女,4岁。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为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其首选的抗生素是
A.头孢曲松
B.青霉素-G
C.阿米卡星
D.万古霉素
E.庆大霉素
B
(30~32题共用题干)
患儿男,4岁,因头痛、呕吐、发热、颈项强直入院。入院时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初步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
30.该患儿首选的护理诊断是
A.体温升高
B.疼痛
C.有受伤的危险
D.急性意识丧失
E.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E
31.对该患儿的处理不妥当的是
A.立即进行物理降温
B.按医嘱静脉用抗生素
C.保持安静减少刺激
D.按医嘱应用止惊药物
E.立即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A
32.为排除“流脑”应做的实验检查是
A.立即取血做细菌培养
B.立即做脑CT
C.立即取呕吐物送检
D.立即取大、小便送检
E.抽搐停止后取脑脊液送检
E
33.患儿8岁。因高度水肿,尿蛋白(++++)入院,诊断为肾病综合症,治疗首选
A.青霉素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环磷酰胺
D.白蛋白
E.利尿剂
B
34.患儿男,6岁,因面部水肿2周,拟诊“肾病综合征”收住院,现患儿阴囊皮肤薄而透明,水肿明显,应采取的措施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高蛋白饮食
C.严格限制水的入量
D.保持床铺清洁、柔软
E.用丁字带托起阴囊
E
35.患儿男,10岁。确诊肾病综合征2年,激素耐药,现予以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观察的不良反应是
A.高血压
B.出血性膀恍炎
C.库欣综合征
D.骨质疏松
E.静脉血栓
B
(36~38题共用题干)
患儿4岁,全身严重凹陷性水肿,24h尿蛋白定量0.15g/kg,血清蛋白(白蛋白)10g/L,血胆固醇9.2mmlo/L,诊断为单纯性肾病。
36.该患儿当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焦虑
B.排尿异常
C.体液过多
D.活动无耐力
E.体温过高
C
37.该患儿不会发生的并发症是
A.低钠血症
B.感染
C.心力衰竭
D.低钾血症
E.静脉血栓形成
C
38.该患儿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是
A.适当户外活动
B.饮食不必限盐
C.禁用环磷酰胺
D.尽量避免皮下注射
E.口服泼尼松总疗程不超过8周
D
(39~41题共用题干)
患儿,男,5岁,因全身浮肿,以“肾病综合征”入院。体检:面部、腹壁及双下肢浮肿明显,阴囊水肿明显,囊壁变薄透亮。化验检查,尿蛋白(++++),胆固醇升高,血浆蛋白降低。
39.该患儿当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焦虑
B.排尿异常
C.体液过多
D.活动无耐力
E.体温过高
C
40.目前给予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A.泼尼松
B.无盐饮食
C.低蛋白饮食
D.高脂肪饮食
E.肌内注射给药
A
41.若病情好转,出院时健康指导应强调
A.介绍本病的病因
B.说明本病的治疗反应
C.饮食护理注意事项
D.说明不能剧烈活动的重要性
E.讲解预防复发的注意事项
E
42.小儿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血行感染
B.上行感染
C.下行感染
D.直接蔓延
E.淋巴感染
B
43.小儿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为
A.大肠埃希菌
B.克雷伯杆菌
C.变形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白色念珠菌
A
44.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是
A.新生儿期尿路刺激症状典型
B.婴幼儿期以局部症状为主
C.小儿时期的首发表现可为遗尿
D.上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明显
E.下尿路感染腰痛、肾区叩痛明显
C
45.不属于小儿急性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是
A.年龄越小局部症状越明显
B.新生儿仅有全身症状
C.婴幼儿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
D.婴幼儿期表现为排尿习惯改变
E.年长儿临床表现类似成人
A
46.诊断尿路感染的主要辅助检查为
A.尿常规
B.尿涂片
C.尿培养
D.B超检查
E.肾盂造影
C
47.尿路感染时清洁中段尿培养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菌落计数/ml
B.菌落计数/ml
C.菌落计数/ml
D.菌落计数/ml
E.菌落计数/ml
C
48.小儿尿路感染时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A.鼓励多饮水勤排尿
B.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C.温水坐浴2-3次/日
D.高热者予相应的降温处理
E.限制钠盐的摄入
E
49.小儿急性尿路感染错误的预防措施是
A.婴儿勤换尿布
B.幼儿不穿开裆裤
C.女孩清洗外阴时从后向前擦洗
D.及时处理男孩包茎
E.根治蛲虫,减少导尿
C
编辑:丁万洁
发布:谷金英
丁万洁
名师工作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