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丨认识ldquo小儿疝气l

中药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0117.html

最常见的小儿疝气是腹股沟斜疝。胚胎发育期,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降入大阴唇时腹股沟所形成“通道”—鞘状突。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未能闭合,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成为疝气。

肠管突入腹股沟、阴囊形成斜疝

那么如何判断小儿产生疝气了呢?得了疝气该注意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小儿疝气多发生在1岁以内,发生率约为0.8-4.4%,在未成熟儿中发病率可达16-25%,男孩比女孩发病率高(摘自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五版《小儿外科学》)。判断小儿是否患了疝气,可观察他在哭闹时腹股沟或阴囊是否有肿物突起,如该肿物在小孩平躺或睡觉时消失,或用手轻轻按摩后可完全消失,这种情况下基本可以判断为患了疝气。当然,也有可能是鞘膜积液。如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医院由专科医师检查,同时可行彩超检查,既可作出鉴别,也可防止漏诊其他疾病。

斜疝:腹股沟或阴囊可复位肿物

有“疝气”的小朋友一旦剧烈用力,肿物就容易突出,应尽量避免哭闹、剧烈运动、反复咳嗽、便秘等。其实,婴幼儿疝气并不会影响小孩的发育,不过,一旦发生嵌顿将会引起多种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嵌顿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或阴囊肿物无法回纳,患儿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不排便等肠梗阻症状;检查和触摸可发现在腹股沟或阴囊内有椭圆形肿物,质地硬实,触痛明显。因此,若小儿出现无故哭闹、烦燥、呕吐等,就要警惕是否由疝气嵌顿引起。如有嵌顿,需要及时就医,医生根据小儿嵌顿时间等评估,行手法复位或急诊手术。

嵌顿疝示意图

腹股沟疝很少有自愈可能,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时机需综合患儿年龄、突出及嵌顿频繁程度、麻醉手术条件等综合评估。一般多在1-2岁间行手术。

目前小儿疝手术方式主要是经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微创)。

小儿腔镜疝(微创)医院小儿外科一大特色。粗略统计,我科每年行腔镜疝、腔镜鞘膜积液手术近千例,术后效果满意。相比传统开放疝手术,小儿腔镜疝微创手术具有诸多优点。

小儿腔镜疝(微创)手术优势:

创口小:

腹部微小切口,0.2cm至0.5cm,基本不留疤痕,有“钥匙孔”之称。

手术快:

一般情况下手术时间约10-20分钟,大大降低患儿麻醉、手术时间。

疼痛轻:

患者疼痛感小,手术采取全身麻醉,患者在睡眠的状态下完成手术,术后疼痛轻微。

恢复快:

大大减少了对脏器的损伤和对脏器功能的干扰,使术后恢复时间缩短。

出血少:

术中几乎不出血。微创手术视野清楚,血管、精索、输精管更清晰。

住院时间短:

一般情况下手术后6小时即可进食,8-12小时可下床,术后24小时内即可出院,费用相对降低。

小儿外科简介:

医院小儿外科于年5月成立,是广西为数不多的单医院之一。成立三年多来,科室得以迅猛发展,年门诊量近万人次,每年完成手术余人(含门诊手术)。本科室在容国筹主任领导下,医疗团队临床经验丰富,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积极开展小儿腔镜微创手术,目前微创治疗腔内疾病达90%以上,使原有的开放手术模式逐渐向腔镜微创手术模式过度,使广大患儿受益。医院多学科协作的整体优势,依托医院的雄厚实力,在重危、疑难病人的抢救、诊治医院前沿。

科室护理团队

青春朝气的团队

团结协作的集体

科室诊疗范围(≤14岁儿童):

1、小儿腹部疾病:如阑尾炎、肠梗阻、肠套叠、胰腺炎、胃肠穿孔、腹膜炎等腹痛、呕吐为主要表现疾病;小儿疝、肠道畸形、肝胆脾疾病、肛门疾病等。

2、小儿泌尿系疾病:鞘膜积液、隐睾、尿道下裂、包茎及包皮过长、小儿肾积水、结石等。

3、小儿头颈部疾病:体表脓肿、甲状腺疾病、颈部囊肿及瘘管等

4、小儿各种外伤(除心、胸、脑、骨科外),小儿肿瘤疾病、体表肿物、新生儿先天畸形、14岁以下小儿妇科疾病等。

联系我们:

住院部:住院部一号楼4楼小儿外科病区。

门诊:总院门诊部3楼小儿外科诊室。

(门诊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医生办公室-

小儿外科门诊-

护士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guihuan.com/sbfy/5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