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疾病的品種和發病人群的數量,速度發展得都非常驚人。當人們發現一個新病毒尚未研究出克敵的方法,這個病毒已變異為幾個新品種。有一篇散文講“追影子”,有個人總也追不上自己的影子,當他轉過身不追時,發現影子反而跟他走了。只要世界上出現一個疑難事物,就會同時存在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這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傳統養生科學辯證地預防現代病。
(一)轉換思路和角度看現代常見病1、心臟病心臟病是北方地區人群的常見病。現代人心臟安放起搏器、放金屬支架的越來越多。從病灶學的角度,心臟衰竭安起搏器,血管狹窄放支架是合理的。但如果從總體上看這種情況,除臟器損壞者外,大多數根源是氣血不足。例如:一個手電筒燈泡若明若暗是電池快沒電了,電池充上電燈泡又亮了。一些垂危的老人被認為失去了醫療價值,經調理幾天內又重新站起。家屬千恩萬謝認為神奇。其實道理就是如同電池與燈泡關係一樣簡單。
2、“三高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現代人的常見病。現代醫學認為:“三高病”要終生服藥予以控制。如果換個角度看問題,也許對人們有所啟發。(1)高血壓高血壓是人的整體氣虛,引發了人高壓機制的啟動,是人體的應急措施。把人的中氣補足,血壓不用西藥控制就可以恢復正常。(2)高血糖是以腎、膀胱為主體的水循環系統氣化功能失調。不恢復其功能簡單地進行藥物控制,可能導致綜合症狀。實際上把腎陰虛內熱的“熱”降下來,把腎陽虛外寒的“寒”去掉,人的血糖、尿糖可以恢復正常。現代醫學對於青少年糖尿病難以控制。可是,在養生實踐中越是年輕人,糖尿病康復得越快。原因是:年輕人生機勃勃,越壓制越反彈;而養生是“借力打力”順勢牽引,故取得“四兩撥千斤”的效果。(3)高血脂血液高脂肪是以肝為核心的造血機制氣化功能失調,不能把營養氣化為血而成為脂肪。吃喝應酬多的人大多血脂高。對這種情況,舒通肝絡,短時間內也可把血脂降到正常範圍。現代醫學對吃素食的人高血脂難以解決。吃素食的人有的肝氣不足,不能把營養氣化為血,而在人瘦弱的狀況下出現高血脂,把肝氣補足,血脂就正常了。
3、癌症癌症現在也是常見病。但是,癌症的手術、放療、化療是痛苦的。癌症的形成是複雜的,但是主要與肝的升降機制有關。肝承擔著人的免疫功能。《黃帝內經》把肝稱為“將軍之官”,它“攘外安內,平定諸亂。”人體出現了癌腫瘤是大亂,是“將軍之官”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其原因是肝這位將軍受到“遏鬱”。肝得不到約束易得心腦血管的病,受到遏郁易得癌症。得了癌症不要恐懼,每人身上都有癌細胞,有無相對,要冷靜面對。只要放下心,重新安排飲食起居,康復的希望是有的。
4、兒童疾病兒童的常見病:習慣性感冒、哮喘、多動症、佝僂病、弱視、孤獨症、腎病綜合症,甚至癌症。兒童的養生與成年人不同。成年是在成熟的情況下發病,兒童是在發育的情況下發病。成年人多是氣虛致病,兒童多是氣盛致病。對成年人多用平衡之法;對兒童多用“借天力順勢法”,就是借兒童生機勃勃的力量,扶植正氣,以“東風壓倒西風,”做到正氣存內,扶正祛邪,靠人體免疫系統巨大的修復能力。這樣的結果,一些現代疑難疾病在兒童的生長發育中被克服了。
5、婦科疾病婦科疾病主要是更年期綜合症,婦科系統肌瘤、囊腫等症。(1)不孕症。女子不孕在於涼,陽氣不升。多為手腳長期寒涼,是肝、腎問題,把人補熱了,多年不孕者,也可懷孕生孩子。(2)更年期綜合症女性48周歲絕經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黃帝內經》講:女49歲天癸枯竭。這時的女性猶如初秋冷熱多變。秋為燥,立秋至秋分為溫燥季節,也是“多事之秋”。夏天即將退去,冷空氣開始推進,冷空氣力量大天就涼,熱空氣力量大天就熱。女性更年期就是這個狀況。這時如果不予干預,秋分之後冷空氣占主導地位就大局已定。反過來干預幫熱空氣一把,冷空氣就退卻了。(3)囊腫、肌瘤類疾病囊腫、肌瘤類本來是人要吸收的營養。由於人的氣化工作不足,使其停留而變為瘤。這些人多數身體偏寒,“陽虛生外寒。”通過補陽氣改變機制,這些多餘的東西可以被吸收。否則,手術如同割韭菜,沒有去根。
(二)現代常見病的根源在於違反自然規律自然規律就像一班車,搭上這班車就會天長地久,被這班車甩下來就會生病、過早地衰老。例如:晚9點是一天的立冬,天睡了人不困,到後半夜睡不著,今天就沒搭上這班車。
1、睡眠起居,不守四時晚不睡耗殺了陽氣,人肝氣不足;早不起封殺了陽氣,人生鬱火。時間久了如同一個人欠了很多債又很橫,進入“窮橫”的狀態,又累又煩。
2、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吃喝的目的是把食物變為能量,支持人的精、氣、神旺盛。其實,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在吃毒或增加垃圾。只要吃完後感覺到肚皮“撐”,就是消化液與吃進的食物比例不對,或相互排斥,垃圾就產生了。老子在道德經裡講:“虛其目,實其腹。”人吃食物不是為滿足眼睛,而是要看是否最快地化為能量。暴飲暴食易導致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
3、缺少松靜,心神浮躁外界千變萬化,內心一片清靜。這是養生之道的一種境界。心裡鬧的人總是強調外界在鬧,這是缺少哲學觀點的表現。
4、失衡不調,積重難返《黃帝內經》養生三原則中講:“節陰陽而調剛柔。”在變化的世界中保持著一定時空下的平衡,就需要及時合理的調整。一輛好車開上公里要小保養一次,才會常開常新。不保養車開上幾萬公里也行,但是報廢的速度加快了。我們很多人生大病之前,有許多不良反映,往往用止痛的辦法敷衍。痛是人體自我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痛表現于皮肉而發自於心。“脾主肉,”“脾為諫議之官。”皮肉的疼痛是以脾為主的“諫議”系統在反映問題,警示人去解決。如果用止痛藥去麻痹神經,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很多患大病的人都有吃止痛片的歷史。例如:頭痛,必定是內部血瘀,瘀則不通,不通則疼。
養生學說到底是預防學。所以,一定要把病消滅在萌芽狀態才是上策。《黃帝內經》講:聖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亂不治已亂。如果有病才治,如同敵人打來了才鍛造兵器,渴了才去打井,豈不是太晚了嗎?
注:養生,不單純是調理好身體,更多的是調理好身體後要通過飲食和生活習慣來配合,持之以恒,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幫是養生的目的,為什麼那麼多朋友經常感冒,但醫生以不告訴你怎樣去調理養生,為什麼你會這樣?如何去轉變你的體質?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想咨詢,或者有各種慢性病都調理都可以向我們咨詢。在公眾號上面回復提問就可以了,我們會盡快回覆你的。
謝謝各位的支持和推廣。
学体系,而独具特色。
想免费学习伤寒论方药讲解及中医课程,想免费咨询健康问题?请扫描上方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天津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