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病综合征,您了解吗?是什么?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而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至+++)、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双下肢可见凹陷性水肿)为其主要临床特点,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3种类型,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约占小儿时期总数的90%,是儿童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病因?小儿肾病综合征发病年龄多见于3-5岁的小儿,且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例为3.7:1.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详,具有遗传基础,与感染、人种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表现?浮肿为小儿肾病综合征最早期、最多见、最突出的表现,特别是组织疏松的部位更明显,如眼睑、面部、双下肢,男孩的阴囊可肿得象灯泡,特别严重的患儿还可能有腹水和胸腔积液。浮肿严重者皮肤薄而透亮,皮肤稍有损伤便会渗水,尿量明显减少。有些病儿可在腹部、大腿及上臂内侧等处和孕妇相似的皮肤白纹或紫纹,叫脂肪纹。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尿液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可达+++至++++,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增高。血化验检查可发现血浆白蛋白减少,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
由于长期从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可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表现,毛发干枯黄萎、毛囊角化、皮肤干燥、指(趾)甲出现白色横纹,发育迟缓、贫血并易感染。有的病儿有血尿及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病程较长,极易反复发作。最大的危险是继发感染,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和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如得不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可引起死亡。
如何确诊?小儿出现眼睑浮肿,并不一定就是得了肾病综合征。因此,家属最好带医院找儿科医生看看。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做一些检查,包括查尿液和血液。如果门诊医生怀疑是肾病综合征,就会收住院,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诊断肾病综合征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凡有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或者4+,24h尿蛋白定量50mg/kg)、低血浆白蛋白血症(30g/L)、高脂症(血胆固醇5.7mmol/L,甘油三脂一般也同时高)、高度水肿,即可为肾病综合征。但应注意与急性肾炎等疾病区别。
护理饮食:急性期应给予低盐(每日1-2g)、低脂(避免全脂牛奶、蛋黄、动物内脏等)、优质蛋白饮食,水肿及尿少的患儿还应适当限制饮水(包括各种饮料、牛奶、稀饭和菜汤等)。有很多蔬菜是肾病综合症患者不能多吃的,比如:菠菜、茭白、竹笋(可导致尿内管型或盐类结晶增多)、生姜、胡椒(可加重症状)、豆类(患儿尿蛋白转阴后可吃)等。
活动:因患儿长期服用激素,免疫力下降,易并发呼吸道等感染,应适当限制孩子的活动量。不去人多的地方,如公园和大型商场等。可做些安静的游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孩子疲劳,加重病情。由于激素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得不到及时补充的话会影响身高,因此,患儿应晒太阳。
衣着与睡眠:应视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注意保暖。午睡时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预防:患儿应尽量避免接触感冒和其他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幼儿园或学校一旦出现感染性疾病的传染源,应及时将肾病患儿隔离,或让其回家休养,以防感染。在服用激素期间以及停用激素一年之内禁忌任何预防接种!
坚持计划用药:在使用激素时,患儿要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在医生指导下减药或停药,防止复发;用利尿剂应观察用药后反应:如患儿的尿量、体重、皮肤弹性;撤药或改变用药方式不能操之过急,做好调护,积极配合,以便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小儿肾病科贺葫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