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教训男子感冒7天,突发器官衰竭而

感冒,实在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了,轻则流涕打喷嚏,重则头晕发烧咽喉痛。仿佛一年到头,人总要感冒几回。

然而,就是这种普通的小毛病,如果不注意走入了治疗误区,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底是什么让小小感冒成为了“催命符”?

1

中了感冒“误区”

他们竟付出巨大代价

案例一:感冒两周肾衰竭

28岁的小李是个非常健康的年轻人,然而夏季一场感冒却让他的肾脏出现了严重损伤,医生诊断他患上了肾病综合症。如果常规治疗不能改善现状,可能将进入透析阶段。

为什么感冒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呢?

原来,他感冒后因为觉得自己身体素质不错,没有吃任何感冒药,硬是扛了两周。而在这一期间,他的免疫力持续降低,使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肾脏,最终引发了肾衰竭。

案例二:感冒药过量肝中毒

年轻的小刘同样身体不错,不过他一感冒就立刻吃了药,然而病情却没有好转,还持续高烧、腹泻了将近一周时间。

最后他的凝血和免疫功能遭受重创,同时肾脏、肝脏等5个器官系统都出现衰竭,全身肌肉大量溶解。经过2次急救,却没能挽回生命。

小刘明明吃了感冒药,却为何会致死?医生指出,问题就出在感冒药上,小刘一口气买了多种感冒药同时服用,出现了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情况。

市面上超过80%的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如果过量摄入,将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甚至是器官衰竭乃至死亡。

2

感冒虽是小病

分不清症状也致命

感冒虽然是小病,但就是因为太常见,我们才常常忽略了它的致命之处。分清感冒症状,及时对症治疗,谨慎用药,尽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1病毒感染的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又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由病毒引起,潜伏期1~3天不等。

主要症状

受凉后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涕、鼻塞;

不发热或轻、中度发热;

全身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

可伴有呕吐、腹泻、眼结膜充血等症状。

治疗建议

病毒性感冒症状较轻,多休息多喝热水,吃普通的感冒药或者不吃药都可以,7天左右就会自行痊愈。

2细菌感染的感冒发炎

这种感冒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有可能是直接感染,或者继发于病毒感冒之后。

主要症状

突然出现咽喉肿痛,甚至下咽困难;

发烧,且温度较高,不易退烧;

伴有咳嗽,以及黄色浓痰;

流黄涕、鼻塞。

治疗建议

细菌感冒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等抗菌消炎药物,不能依赖普通的感冒药。

▲普通感冒和细菌感冒的差异

3危险的流行性感冒

最危险的感冒,就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大规模流行性感冒,不仅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广,而且致命的风险更高。

流感又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乙型流感病毒只在人类之间传播,是最为常见的流行感冒。

主要症状

突然起病,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

全身症状明显,有畏寒、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

流感传染性强,有聚集性,但分泌物少,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较少。

▲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差异

治疗建议

流感为季节性疾病,带有“瘟、疫、毒”字样的中成药常用于流感治疗。比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可以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对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

患流感时不要硬扛,应该在发病的48小时之内,尽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研究证明,早期治疗疗效更佳。

“脖子法则”判断病情

当症状集中在脖子以上时,病情较轻;当发展到脖子以下时,例如出现胸闷胸痛等,就立刻就医。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更加小心。

3

感冒药成分各不同

吃不对,更危险

1常见感冒药成分

在各类感冒药物当中,有4种成分最为常见,也存在一定危险性,服用前要仔细对照一下药物成分表。

对乙酰氨基酚:又叫做“扑热息痛”,常规服用有解热镇痛作用,过量则容易产生肝脏损伤,肝肾功能不好的人需慎用。

氯苯吡胺:也就是常见的“扑尔敏”,能镇静助眠,服用后容易打瞌睡,开车或者从事高危行业的人需要注意。哺乳期妇女、青光眼、高血压、甲亢、前列腺肥大者需慎用。

伪麻黄碱:可以缓解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症状。服用后会收缩血管、刺激神经兴奋,所以有甲亢、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慎用。

布洛芬:常用的解热、镇痛、消炎类药物,但服用过多可能会引起反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儿童用药需要格外注意用量。

2国家规定限制或禁止药物

金刚烷胺:这种成分多用来防治A型流感病毒,国家药品监督局已有明令,1岁以下孩子禁止服用含有盐酸金刚烷胺成分的感冒药。

可待因:能直接抑制咳嗽中枢,止咳功能强大,但容易有成瘾性,国家规定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止服用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药。

维C银翘片:曾经很流行的一种感冒药,但容易引起皮疹、肝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等反应,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复方甘草片:含有罂粟提取物、吗啡,可出现成瘾性及便秘、恶心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能长期服用。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服用后可能造成更大危害。

3感冒药千万别和它一起吃

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都含有扑热息痛,同时吃可能损伤肝脏。

抗生素、牛奶和果汁:抗生素服用前后2小时内不要喝牛奶或者果汁,否则会使药效降低,增加毒副作用。

布洛芬、咖啡和可乐:布洛芬会刺激胃粘膜,咖啡和可乐将加剧这一副作用,损伤胃部。

感冒药、止痛药和酒精:服用感冒药前后禁止喝酒,大量饮酒将导致肝脏衰竭。止痛药如果和酒精一起服用,容易引起消化道溃疡和出血。

4

又到感冒流行季

用这3招守护健康

1常按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第2根、第3根脚指头缝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有散热、滋阴、缓解咽喉肿痛的功效。

我们还可以选择常泡脚,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泡脚时,双手搓热,用手掌心对住涌泉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下,就能起到预防感冒,疏通气血的作用。

预防流感中药方

专家从上百味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中,选择出了4味效果最佳、性质温和的药材调配成了预防流感药方。

这4味药分别是生黄芪、刺五加、大青叶和生甘草。其中,黄芪为“气中之长”,能补足气机、改善体质,刺五加能安神定志,而大青叶、甘草则可以去热清火。

除此之外,它们还都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对抗流感病毒的作用,能帮助我们预防流行性感冒。

3巧用膳食防感冒

有些食材同样也是抗流感的好药材!如果把它们添加到日常的饮食中,也能辅助改善体质,预防感冒。

①生姜:味辛、性温,有发汗解表、驱寒防风、温肺止咳的功效。淋雨、吹风、受凉时,可以切几片生姜,加点红糖煮水服用。但平时阴虚内热体质的人不宜大量食用。

②陈皮:味辛苦、性温,有和中益气和祛湿化痰的作用。秋季内热外燥不断,容易整日咳嗽,这时就可以饮用陈皮茶。

③金银花:味甘、性寒,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功效。可以缓解和预防由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上火发炎等症状。

这些感冒常识你都了解了吗?

别忘了告诉家人,科学对待感冒

假期出行注意安全,别感冒了哦~

更多知识

养生先养脚,秋冬每天这么泡脚,逼出体内寒湿,一身清爽百病消!

柚子全身是宝,但随便吃可能有风险!吃柚子,你必须得知道这几件事!

入秋养气血,胜过吃补药!每天一碗,全身气血都“通”了~

看不见的肥胖更要命!脂肪长在这里最危险,简单一招,快速瘦!

为什么体检正常却突发心梗?竟是这些“家常菜”惹的祸!别再多吃了

图片整理于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看到往期节目内容及视频!

大医生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guihuan.com/sbfy/3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