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在国内异种移植研究领域一直走在前列,于3月10日完成国内首例猪肝人体移植,又于3月25日完成国内首例多基因编辑猪肾人体移植。
3月25日,在医院窦科峰院士、肝胆外科陶开山主任团队指导下,泌尿外科秦卫军主任团队实施多基因编辑猪-脑死亡受者异种肾移植手术,将一只多基因编辑猪的肾脏,移植到一位脑死亡受者体内。
据介绍,肾脏移植是治愈终末期肾病的唯一方法。而器官短缺,已成为移植领域面临的全球性难题。在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超过百万,每年开展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仅1万余例,很多人因等不到合适的肾脏而失去生命。
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和免疫学的深入发展,异种移植研究取得了飞速进展,有望成为解决器官短缺的有效途径。其中,基因编辑猪肾移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国外已开展6例基因编辑猪-脑死亡患者异种肾移植、1例基因编辑猪-人异种肾移植手术。
年以来,医院泌尿外科先后参与开展多例基因编辑猪-猴肾移植及肝肾联合移植研究,为猪肾移植到人体奠定了基础。
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团队以多基因编辑猪为供体,脑死亡患者为受体,开展了此次创新探索。实施方案先后通过学术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器官移植委员会和动物委员会论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项进行。
供体猪:由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O型血,42.5公斤,敲除了3个会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基因,转入了1个人补体调节蛋白基因、1个人凝血调节蛋白基因。
移植受者:接受本次异种肾移植医院三次评估均认定为脑死亡的患者,家属同意无偿参与异种肾移植研究,为人类医学进步做出贡献。
医院泌尿外科、肝胆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肾脏内科、实验外科、外科手术室、超声科、药剂科、输血科、检验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放射科、病理科、心血管外科、呼吸内科、心脏内科、营养科、免疫科、内分泌科等21个科室通力协作,开展了上述研究。
手术团队将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到受者右侧髂窝,先后行移植肾动脉与受者髂外动脉端侧吻合,移植肾静脉与受者髂外静脉端侧吻合。血管吻合完毕、开放血流后,移植肾颜色红润,质地良好,即刻产生尿液。术中超声显示移植肾血流灌注良好,未见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后,切除受者自体双侧肾脏,手术历时6小时15分钟顺利结束。
目前移植肾已持续工作9天,在受者体内功能良好,正常产生尿液。期间,研究团队完整观察到异种移植肾脏在人体内的工作状态、各项指标及过程,进一步探索异种肾移植免疫排斥、凝血障碍、病原感染等机制。
据秦卫军主任介绍,此次手术是中国异种肾移植迈向前沿领域的重要一步,将为异种肾移植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未来或将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已进入加速期,为移植器官短缺提供了一种极具想象力的解决方案,或为无数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争取到等待时间或延续生命。”窦科峰院士说到。
据IT之家此前报道,3月16日,世界首例猪肾成功移植到活人体内,医院将经过69个基因组编辑的猪肾移植到一名62岁的终末期肾病(ESRD)男性患者体内。
本文源自: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