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营养中,首先要强调饮食全面而不偏2.其次强调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贪食过饱,不可食膏粱厚味和醇酒肥甘3.此外,还要求饮食生熟冷热有度,饮食营养要适应环境,因时、因地、因人而异4.缺乏维生素A眼睛暗适应能力下降,甚至患夜盲症5.缺乏维生素D的儿童易患佝偻病,成人出现骨质疏松6.缺锌时,儿童发育迟缓,味觉降低,第二性征发育不良7.缺碘可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或者克汀病(呆小症)。8.蛋白质唯一一个含氮的营养。9.成人必须氨基酸有八种,结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婴幼儿必须含有9种,组氨酸。10.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是看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和机体的吸收利用程度11.营养价值来评估一、蛋白质含量二、蛋白质消化率三、蛋白质生物价四、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12.将大米或面粉与大豆或肉类混合食用,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赖氨酸含量比值不同,组合起来有更高的营养价值13.脂肪的生理功能一、供给能量二、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三、供给人体必需脂肪酸四、促进溶脂性维生素的吸收14.人体必需脂肪酸中n-6型亚油酸和n-3型a-亚麻酸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15.脂肪的营养价值评价脂肪的消化率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油脂的稳定性16.亚油酸与a-亚麻酸的摄入比(4~6):1为宜。17.碳水化合物类,最终以单糖的形式被人体吸收18.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一、供给能量二、构成机体组织三、保肝解毒作用四、节约蛋白质作用五、抗生酮作用六、增强肠道功能七、控制体重八、防止慢性病19.1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可产生16.7kJ(4kcal)能量。20.1千卡=4.千焦耳21.基础代谢所消耗的能量(饭后10~12小时)清醒,静卧,适宜气温(18至25摄氏度)的状态下,用以维持生命最佳的最基本的活动上消耗能量。22.单位时间内人体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称为基础代谢率23.基础代谢率的高低,受年龄性别气候和内分泌器官功能的影响24.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吸收率仅为5%植物性食物中的草酸,植酸,鞣酸,膳食纤维,茶和咖啡则抑制铁的吸收。25.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瘦肉等,植物中含有较高的是豆类,黑木耳,芝麻酱等。26.脂溶性维生素包含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27.B-胡萝卜素的活性最高28.唯一可合成的维生素D29.维生素B1的也叫硫胺素,抗神经炎因子或抗脚气病因子。30.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耐热,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较稳定,遇光和碱易被破坏。31.三D(皮炎、腹泻和痴呆)32.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可防治坏血病。重要原理是把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33.成人每日所需要的水为毫升36.谷类的胚芽,谷皮中含有维生素E37.生大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整粒大豆熟食的消化率为65%,而豆腐的消化率为92%。38.生蛋清中含有一种抗生物素蛋白或称卵白素,抗生物素蛋白能够与生物素在肠管内结合成难以消化吸收的化合物,引起体内生物素缺乏。39.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平衡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使之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均衡。40.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g41.消化功能的改变,孕妇的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易出现胃肠胀气便秘。42.矿物质由于孕妇的血浆容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使得血浆中矿物质的含量随妊娠的进展逐步降低。43.维生素A过多或过少都可导致胎儿畸形。44.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一、低出生体重儿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三、先天畸形和疾病:孕妇叶酸缺乏,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神经心管畸形维生素A缺乏可发生角膜软化过多,又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和面部畸形四、巨大儿45.孕前期膳食:建议妇女从孕前三个月就应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46.妊娠早期的孕妇血中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等内分泌增多。47.铁在胎儿体内有一定的储存量,不能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48.婴儿期是人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49.应到3到4个月后再添加淀粉的食物,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40%到50%。50.充足的母乳喂养能够满足4到6个月以内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而应获取母乳期至少四个月,最好维持两年。51.母乳中的钙含量低于牛乳,但钙磷比例合适,利于婴儿吸收,并能满足其需要52.出生4到6个小时的婴儿,可暂不哺乳,每隔两小时用奶瓶喂少许5%的葡萄糖水,以防低血糖引起的大脑损伤。53.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是适时添加,由一种到多种成少量到适量,由液体到固体,哺乳前添加。54.出生2到4周,补充安全量的维生素A及维生素D(或鱼肝油)5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采用“三餐两点”56.基础代谢率降低,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下降57.50岁以后,每增长十岁,能量需要减少5%~10%58.老年人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差,股脂肪的食物量不宜过多59.防寒衣物增加了体力负荷,低温环境下基础代谢可增高5%~17%60.人群营养状况的评价主要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调查三个方面61.膳食调查的方法称重法———最准确的方法记账法膳食询问法———指24小时膳食回顾法食物频率法化学分析法62.临床营养:研究人体主意各种病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和营养输送途径的科学63.普通膳食~适应对象,每餐间隔4到6小时,每日热能到kcal一、体温正常,咀嚼和吞咽功能正常,消化功能正常值。二、恢复期患者。三、在治疗上对膳食无特殊要求的四、内外妇产五官等科患者均可使用64.软饭每日热能7.53至8.37MJ(~kcal)65.半流质饮食试用对象———发热消化道疾病或用于膳食过渡66.流质使用对象———高热、吞咽困难、口急患者术后和急性消化道及患者等。67.高蛋白膳食使用对象———营养不良严重,贫血烧伤肾病综合症,大手术后及癌症晚期的患者68.低脂肪膳食使用对象———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化重度高,血压患者6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属于贫血性心脏病。1.在营养中,首先要强调饮食全面而不偏2.其次强调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贪食过饱,不可食膏粱厚味和醇酒肥甘3.此外,还要求饮食生熟冷热有度,饮食营养要适应环境,因时、因地、因人而异4.缺乏维生素A眼睛暗适应能力下降,甚至患夜盲症5.缺乏维生素D的儿童易患佝偻病,成人出现骨质疏松6.缺锌时,儿童发育迟缓,味觉降低,第二性征发育不良7.缺碘可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或者克汀病(呆小症)。8.蛋白质唯一一个含氮的营养。9.成人必须氨基酸有八种,结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婴幼儿必须含有9种,组氨酸。10.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是看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和机体的吸收利用程度11.营养价值来评估一、蛋白质含量二、蛋白质消化率三、蛋白质生物价四、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12.将大米或面粉与大豆或肉类混合食用,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赖氨酸含量比值不同,组合起来有更高的营养价值13.脂肪的生理功能一、供给能量二、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三、供给人体必需脂肪酸四、促进溶脂性维生素的吸收14.人体必需脂肪酸中n-6型亚油酸和n-3型a-亚麻酸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15.脂肪的营养价值评价脂肪的消化率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油脂的稳定性16.亚油酸与a-亚麻酸的摄入比(4~6):1为宜。17.碳水化合物类,最终以单糖的形式被人体吸收18.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一、供给能量二、构成机体组织三、保肝解毒作用四、节约蛋白质作用五、抗生酮作用六、增强肠道功能七、控制体重八、防止慢性病19.1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可产生16.7kJ(4kcal)能量。20.1千卡=4.千焦耳21.基础代谢所消耗的能量(饭后10~12小时)清醒,静卧,适宜气温(18至25摄氏度)的状态下,用以维持生命最佳的最基本的活动上消耗能量。22.单位时间内人体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称为基础代谢率23.基础代谢率的高低,受年龄性别气候和内分泌器官功能的影响24.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吸收率仅为5%植物性食物中的草酸,植酸,鞣酸,膳食纤维,茶和咖啡则抑制铁的吸收。25.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瘦肉等,植物中含有较高的是豆类,黑木耳,芝麻酱等。26.脂溶性维生素包含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27.B-胡萝卜素的活性最高28.唯一可合成的维生素D29.维生素B1的也叫硫胺素,抗神经炎因子或抗脚气病因子。30.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耐热,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较稳定,遇光和碱易被破坏。31.三D(皮炎、腹泻和痴呆)32.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可防治坏血病。重要原理是把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33.成人每日所需要的水为毫升36.谷类的胚芽,谷皮中含有维生素E37.生大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整粒大豆熟食的消化率为65%,而豆腐的消化率为92%。38.生蛋清中含有一种抗生物素蛋白或称卵白素,抗生物素蛋白能够与生物素在肠管内结合成难以消化吸收的化合物,引起体内生物素缺乏。39.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平衡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使之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均衡。40.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g41.消化功能的改变,孕妇的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易出现胃肠胀气便秘。42.矿物质由于孕妇的血浆容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使得血浆中矿物质的含量随妊娠的进展逐步降低。43.维生素A过多或过少都可导致胎儿畸形。44.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一、低出生体重儿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三、先天畸形和疾病:孕妇叶酸缺乏,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神经心管畸形维生素A缺乏可发生角膜软化过多,又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和面部畸形四、巨大儿45.孕前期膳食:建议妇女从孕前三个月就应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46.妊娠早期的孕妇血中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等内分泌增多。47.铁在胎儿体内有一定的储存量,不能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48.婴儿期是人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49.应到3到4个月后再添加淀粉的食物,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40%到50%。50.充足的母乳喂养能够满足4到6个月以内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而应获取母乳期至少四个月,最好维持两年。51.母乳中的钙含量低于牛乳,但钙磷比例合适,利于婴儿吸收,并能满足其需要52.出生4到6个小时的婴儿,可暂不哺乳,每隔两小时用奶瓶喂少许5%的葡萄糖水,以防低血糖引起的大脑损伤。53.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是适时添加,由一种到多种成少量到适量,由液体到固体,哺乳前添加。54.出生2到4周,补充安全量的维生素A及维生素D(或鱼肝油)5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采用“三餐两点”56.基础代谢率降低,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下降57.50岁以后,每增长十岁,能量需要减少5%~10%58.老年人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差,股脂肪的食物量不宜过多59.防寒衣物增加了体力负荷,低温环境下基础代谢可增高5%~17%60.人群营养状况的评价主要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调查三个方面61.膳食调查的方法称重法———最准确的方法记账法膳食询问法———指24小时膳食回顾法食物频率法化学分析法62.临床营养:研究人体主意各种病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和营养输送途径的科学63.普通膳食~适应对象,每餐间隔4到6小时,每日热能到kcal一、体温正常,咀嚼和吞咽功能正常,消化功能正常值。二、恢复期患者。三、在治疗上对膳食无特殊要求的四、内外妇产五官等科患者均可使用64.软饭每日热能7.53至8.37MJ(~kcal)65.半流质饮食试用对象———发热消化道疾病或用于膳食过渡66.流质使用对象———高热、吞咽困难、口急患者术后和急性消化道及患者等。67.高蛋白膳食使用对象———营养不良严重,贫血烧伤肾病综合症,大手术后及癌症晚期的患者68.低脂肪膳食使用对象———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化重度高,血压患者6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属于贫血性心脏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