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主持
内分泌代谢内科敖娜
不少糖友听说,患上糖尿病后容易伴发恶性肿瘤。对此表示很担心。真的如此吗?今天,小编就给您讲讲糖尿病和肿瘤的那些事儿。
不系统治疗60岁糖友查出恶性肿瘤
60岁的刘师傅刚刚退休,既往有糖尿病多年,也未系统治疗,血糖一直控制不佳。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头痛难忍,医院好好检查一下。
在完善头部相关检查后发现有占位病变,考虑是转移,并且化验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那么肿瘤原发灶在哪呢?后来经过系统检查后明确是肺癌脑转移,这个消息给整个家庭带来沉重打击。其实除了刘师傅,也有在其他糖尿病患者身上发现有胰腺癌、肺癌、肝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那么大家就想问了,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伴发恶性肿瘤呢?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糖尿病是现如今大家比较了解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诸多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恶性肿瘤是大家谈之色变的疾病,糖尿病与恶性肿瘤的流行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问题。有相关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患某些恶性肿瘤的风险是明显增加的,明确发现了糖尿病和癌症之间具有相关性,可以说是甜蜜的死亡之吻,那么这两种疾病之间具体有什么联系呢?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今天我们做以简单介绍。
糖尿病与癌症的共同危险因子
高龄:虽然有些癌症在儿童或青少年高发,但大多数癌症是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升高的。糖尿病也是随着年龄增加,发病风险增加,超过60岁的发病率高达23.8%,明显高于中青年。因此高龄是两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子之一。
超重、肥胖:超重(25kg/m2BMI30kg/m2)或肥胖(BMI30kg/m2)者与正常体重(BMI:18.5-25kg/m2)者比较,多种癌症的风险增加,体重进行性增加与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而对于肥胖和糖尿病,大家都比较了解,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遗传:癌症与糖尿病均有一定遗传基础,与基因缺失或基因突变有关,它们的发病机制之一均有遗传因素。
酒精摄入:摄入酒精即使量不多,也会增加多种癌症风险,包括口腔、咽、喉、食道、肝、结肠/直肠癌以及女性乳腺癌。过度酒精摄入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子。
吸烟:吸烟可增加气管、支气管和肺癌的死亡风险,能够增加咽部、消化道、膀胱、胰腺、子宫等部位癌症的发生。吸烟也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能够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增加癌症发生率
可能的生物学机制
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轴:绝大多数肿瘤细胞表面表达胰岛素受体(INS-R)和IGF-1R。胰岛素可减少肝脏生成IGF结合蛋白(IGFBP1和IGFBP2),使循环血中游离状态的、有活性的IGF-1增加。当INS-R和IGF-1R与相应配体结合后,可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和肿瘤细胞的转移。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体内胰岛素水平增高,可能会通过此通路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
高血糖状态:葡萄糖是肿瘤细胞的能量来源,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作为营养基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许多肿瘤细胞依赖糖酵解供能,对葡萄糖高度依赖,未控制的高血糖有利于癌症细胞的增殖。
炎症反应:2型糖尿病和/或相关肥胖可通过其他途径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脂肪组织是活跃的内分泌器官,糖尿病或肥胖状态时脂肪组织处于慢性炎症反应,可产生许多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瘦素等,可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存活和侵袭,同时也抑制了宿主的自身免疫反应。
免疫功能紊乱:长期高血糖可致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比例失调。而恶性肿瘤的发生和预后与细胞及体液免疫紊乱直接相关。
此外,还发现一些糖尿病增加癌症发病率的相关因素: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有研究显示乳癌、胃肠道肿瘤等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都有不同水平的升高。另外,长期高血糖可致自主神经病变,胃肠蠕动减慢,胃肠道肿瘤发病率升高。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常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细胞可能长期受到游离脂肪酸的毒性作用,导致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肝癌的机制之一。
最后我们要提醒广大的糖友们,除了控制好血糖和检查糖尿病并发症以外,大家一定要定期检查身体,通过专职的医护人员做合适的癌症筛查,我们无法控制年龄和遗传因素,但是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健康饮食,控制体重,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
▼
科室简介中国医院内分泌代谢内科集医、教、研、预防为一体,拥有合理的人才梯队,具备雄厚的临床技术力量。
内分泌代谢内科分为崇山、和平两个院区,崇山院区有第一内分泌代谢内科及第二内分泌代谢内科,两个病区编制床位93张。疾病种类以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肥胖、痛风、骨质疏松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为多见。内分泌代谢内科已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5个亚专科,分别为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及骨质疏松症。特色技术之一是“多学科联合诊治肥胖症”MDT模式。
“专业水准、微笑服务”是我科发展的宗旨,也是对广大患者的承诺。内分泌代谢内科在重视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人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一如既往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文明、诚信的服务。
专家简介
都健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大四院副院长,内科教研室主任,内分泌代谢病内科主任。
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治30余年,紧跟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时完善更新疾病的诊治策略,得到患者的认可及赞誉。
纪红梅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第二内分泌代谢内科主任。
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30余年,尤其在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甲状腺等相关疾病,高尿酸、痛风及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王露
副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第三内分泌代谢内科主任。
开展了糖尿病教育、糖尿病强化治疗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开展的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疗效显著,有丰富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治经验。
韩玲玲
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内分泌代谢内科副主任,第一内分泌代谢内科病房主任。
从事内分泌代谢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高血压、肥胖、痛风、骨质疏松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诊治。对于内分泌常见急重症的抢救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王玉霞
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院第一内分泌代谢内科主任医师
从事内分泌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多种内分泌及代谢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及甲状腺急危重症及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周一军
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院第一内分泌代谢内科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胰岛素抵抗、肥胖症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机制的研究,擅长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Hello,糖友们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