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近视弱视斜视的传言与真相儿童医

由耶鲁大学毕业、在世界顶级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欢迎。

两个月前,我们发了一篇文章《右眼视力0.1,到四岁才发现!眼科医生谈幼儿视力检查的四个误区和护眼常识》,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表示,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从6个月开始就应该做视力检查这件事,医院挂个眼科,给孩子定期做眼科的检查。

同时,也有很多粉丝在后台留言问各种关于近视、弱视和斜视的问题,特别是希望能得到一些早期甄别症状的tips。我们这次医院的眼科主任医师于刚大夫,和我们分享一些他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案例和家长如何在家早期发现病症的一些方法。

正因为见过太多的遗憾,所以,关乎眼睛大事,医生们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于刚大夫本周四,会在常青藤爸爸讲座群开一场关于儿童近视、弱视、斜视的传言与真相的讲座,进一步普及儿童用眼知识。感兴趣的朋友,请根据本文最后的报名流程报名。

专家支持

于刚,眼科主任医师,医院院长助理

吴倩,眼科主任医师,医院眼科副主任

一只眼好,一只眼坏,弱视最容易被耽误

我在门诊中曾经遇到了一名小患者叫乐乐,6岁了长得特别招人喜欢,之前从来没做过眼科检查,就是在入学体检时,发现左眼视力1.0,而右眼只有0.1。问起平时的习惯,家长说乐乐总喜欢歪头看东西,原本以为是他淘气,长大了就好了。

于是我安排为乐乐散瞳验光,结果发现他存在屈光参差,右眼有度的高度远视,戴眼镜的矫正视力也是0.1,已形成重度弱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弱视是小儿眼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乐乐形成弱视的原因就是双眼高度屈光参差,即一只眼视力很好,一只眼视力特别差,所以孩子就会用视力好的眼睛去看东西,不影响日常生活家长也就很难发现有什么问题,用进废退,视力差的一只眼睛会越来越差,最终不能接受外界刺激,造成弱视。

那么可能会有家长问了,一旦弱视,还有救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家长们要知道的是,治疗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贵在坚持,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治愈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只是乐乐发现得稍微有点晚,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关于弱视,于刚说

什么是弱视呢?医学上讲,就是除器质性病变外,眼球的矫正视力达不到0.9,简单说,就是孩子视力不好。弱视治疗讲究时效性,2岁内为视觉发育关键期,4~6岁前为敏感期,8~10岁后治疗效果极差,12岁后再治,几乎无望。因此对于弱视,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根本。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单眼弱视的孩子特别容易误诊和耽误治疗,父母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歪头,眯眼,看电视距离近等奇怪的现象时,一定要及时到孩子进行眼科检查。

发现弱视的三个办法:

1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视力表

一般3岁半到4岁的小朋友,经家长教认,都能学会认视力表。家医院或妇幼保健院做视力检查,也可自己购买标准视力表或儿童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米远处让孩子识别。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5,则需进一步检查。

需要宝宝配合指数★★★★★

2去专业机构做视力筛查

引起弱视的原因中,屈光异常占了大部分,针对无法配合视力检查的婴幼儿,可以通过视力筛查的方式,针对可能引起弱视的屈光系统问题,如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等进行筛查。

需要宝宝配合指数★★★

3海盗船长游戏

用眼罩交替遮盖宝宝的眼睛,如果露出的眼睛视力好,宝宝会比较安静;如果露出的是弱视眼,宝宝会哭闹不安或撕抓遮盖物,也能提醒父母注意。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会觉得是在“做检查”,而是觉得在玩游戏。不过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游戏,学术上,这个排查弱视的方法叫做“眼睛激惹实验”,也适合小宝宝。

需要宝宝配合指数★

斜视,真的会慢慢恢复正常吗?

小明生下来后妈妈发现他眼睛有点儿不对称,一只眼睛向里边偏斜。妈妈几次犹医院看看?可姥姥说,没事的,好多孩子小时候都这样,长大了就好了。到了学走路的年纪,小明学得比其他同龄的孩子都慢,而且总是跌跌撞撞的,玩玩具的时候呢,要么不感兴趣,要么总是歪着脖子,除此之外时常还有眯眼、怕光的情况。

这一拖就拖到了上幼儿园,一天一个小朋友从后面抱住小明时,顺手捂住了他的一只眼睛,小明大叫“我看不见啦!”老师觉得非常奇怪,医院看看。让小明家长没想到的是,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小明直接被确诊为调节性内斜视和重度弱视。

关于斜视,于刚说

同样的,斜视如能早发现,早干预,对孩子的影响就会大大降低。老人说斜视不是病,长大了就好了是非常不对的,有些斜视的确不经过治疗就能够变好,因为那是一种假性内斜视,而假性斜视还是真性斜视即使是有经验的临床医师,也要经过反复多次检查才能判断。一旦家长耽误了患有真性斜视孩子的治疗,这种疾病就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坏。

斜视有很多表现,当孩子有以下问题,医院就诊:

1、常揉眼或眨眼次数多;

2、看东西时总闭上一只眼、歪头或转头;

3、不能看清近处或远处的物体;

4、看东西有重影;

5、在精神不集中或疲劳时往远处看,有一只眼的眼位向外偏斜;

6、外出时遇到强光闭上一只眼。

用电子产品做保姆,视力不可逆追悔莫及

小的时候,萌萌每次哭闹,家长就用平板电脑播放动画片吸引萌萌的注意力,这时的萌萌会很好奇、很安静,家长就可以抽出时间做家务、打电脑,内心感慨这孩子实在太好带了。

慢慢地,萌萌3岁了,开始演变成吃饭也要看iPad,不给就不吃,手机不离手,不给就发火,iPad手机一到手,不吵不闹马上变乖。

后来上学了,学校体检发现萌萌有一点轻度近视,家长照例没放在心上,直到三年级后萌萌学习成绩严重下滑,自尊心也受到严重打击,家长才知道最初原因是萌萌上课根本看不清黑板,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已经有了度近视。想起自己给孩子不加控制地玩了多年的电子设备,萌萌妈追悔莫及。

关于近视,于刚说

当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时,父母对电子产品一定要严格控制,因为玩电子产品时间长容易造成视疲劳,一旦孩子发展成真性近视,近视度数会逐渐增加。例子中的萌萌刚刚三年级就患了度近视(注:成人近视度数大于度,儿童度的屈光不正叫高度近视),已经进入了高度近视眼的行列,而高度近视会对孩子的眼睛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

微讲座预告:近视弱视斜视,关乎宝宝眼健康,于刚医生有话说

对于儿童常见眼科疾病---弱视、斜视、近视,有很多传言。于刚老师在本周四晚上做客常青藤爸爸微课堂为大家一一分析,这些传言是否靠谱。

微讲座内容大纲1近视篇

一、近视传言大揭秘

传言一:电子产品是宝宝视力的杀手

传言二:车上看电子产品或绘本不会伤害眼睛

传言三:眼镜配戴越晚越好,一旦戴上度数会加深

传言四:开小夜灯睡觉不会影响视力

传言五:3岁以下幼儿,不用查视力

传言六:孩子戴眼镜会造成眼睛“突出”

传言七:有人说散瞳验光对孩子有副作用?

传言八:电视屏幕越大对孩子的眼睛越有好处

二、宝宝近视预防5定律

2弱视篇

一、弱视如何早发现

二、弱视的最佳治疗年龄

三、如何进行弱视治疗

四、弱视治疗中家长如何配合

五、如何防止弱视复发

六、为什么玩电脑也能治弱视

七、弱视儿童如何选择网络训练

八、孩子不配合弱视治疗怎么办

九、弱视斜视并发先治哪一个

3斜视篇

一、斜视传言知多少

传言一:孩子有斜视的时候基本不用治,长大后自己就好了。

传言二:所有斜视都是天生的

传言三:宝宝歪脖子和斜视有关

传言四:孩子有斜视必须要手术

传言五:斜视手术有时需要2次或多次手术

二、斜视必做的四项检查

微讲座时间、地点、费用

讲座时间:年9月1日(周四)19:30-20:30

讲座地点:常青藤爸爸讲座群

听课费用:免费

(如果您是人以上的母婴群的群主,希望转播此讲座,请联系常爸课堂助手ivydadclass)

如何报名并参加课程

第一步:“常青藤爸爸”

第二步:在中输入“报名”即可获取报名方式

微讲座不可不知的事项

Q1:微讲座到底是一种什么形式?在哪里听?A:这是一种在线群讲座的形式,我们会邀请嘉宾与你进入同一个群,通过语音、文字、视频、图片等所有支持的形式进行互动。所以,讲座的地点自然就是我们的群喽!

Q2:为什么入群要绑定银行卡/实名认证?A:超过人的群,再加入就要需实名认证/绑定银行卡,这是官方的规定,不是我们的……

Q3:为什么加完常爸的助手后,她一直不理我?A:请各位多多体谅一下呀,因为拉人入群均为手动操作,所以会有一定的等待时间。如经等待12小时仍未入群请坚持不懈地“骚扰”常爸的助手吧!

Q4:入群之后能说话吗?能发广告吗?A:在讲座开始时,需要保持安静。同时禁止一切小广告、恶意刷屏行为,违反者不要埋怨我们将你移出群聊啦!

Q5:什么时候讲座停止报名?

A:每场讲座开始前24小时停止报名,所以大家要抓紧时间哦!

后,在输入相关关键词,看优质原创文章:

热门文章

“初心”,看《为什么我辞掉百万年薪的工作做早教》

“智商”,看《提高幼儿智商最有效的办法》

“自控力”,看《提高幼儿自控力的五个方法》

英语启蒙相关文章

“双语”,看《双语的孩子数学好?!-儿童学外语的8大好处》

“英语启蒙”,看《幼儿英语启蒙的迷思系列》

“英文绘本”,看《史上最有心的英文绘本书单(幼儿启蒙第一辑)耶鲁奶爸精心研发的英文亲子阅读助手APP和绘本音乐》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淀风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需要多少钱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guihuan.com/sbfq/19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