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打呼噜(打鼾)的发生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打鼾对心脑血管系统有着一系列短期和长期的损害,它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也可能加重病人已有的心脑血管病情,表现为高血压、冠心病心梗、心律失常、中风的发生率增加等。
打呼噜打鼾即,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一疾病的主要表现。普通打呼噜者的呼噜声均匀规律,一般在平卧位睡眠、劳累或饮酒后出现。
如果呼噜声响亮而不规律,时断时续,声音忽高忽低,就标志着气道狭窄加重,有气道阻塞发生,便会引起呼吸暂停。
如果连续7小时睡眠中发生30次以上的呼吸暂停,每次气流中止10秒以上(含10秒),或平均每小时低通气次数(呼吸紊乱指数)超过5次,而引起慢性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临床综合征医学上将之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有些朋友觉得:“打呼噜很正常啊,有什么好奇怪的?”其实不然,打呼噜除影响他人外更影响着自身的健康,特别是心脑血管的健康。
(1)高血压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大于3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5%~48%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有高血压。
(2)冠心病:约有35%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此类患者心绞痛多在夜间发作,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往往不能缓解,而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后能缓解。
(3)心力衰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可引起或加重心脏病患者的心力衰竭,主要原因为呼吸暂停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和胸腔内压力改变,使心脏负荷加重,心输出量下降。有患者因反复发生急性左心衰住院治疗,后经睡眠监测检查,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经治疗后,心功能得以恢复。
(4)心律失常:约80%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有明显的心动过缓,57%~74%的患者出现室性早搏,10%的患者发生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这种心律失常是引起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
(5)脑卒中:研究显示,在脑卒中(含脑梗塞、脑出血)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患病率可达60%,而在同一组中年人群中仅为4%。充分证明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并发脑卒中者较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并发心血管疾病者年龄更大、男性更多、尤其是肥胖患者更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此外随着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可以合并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引发肾功能损害;由于缺氧和循环障碍引起的脑损害可造成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和性格改变;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使大脑功能损伤,中枢兴奋性下降,性功能下降;在儿童身上则可造成生长激素的释放有不同程度减少,是影响病儿生长发育缓慢及免疫力差的因素之一。
如何缓解打呼?
要想缓解打呼噜,减肥是个非常有效的方式。
抽烟喝酒也会加剧打呼噜,所以想戒呼噜,先戒烟戒酒。
其次侧卧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仰卧时,重力作用会导致舌根后坠以及咽后壁的塌陷,造成上气道的阻塞,而侧卧则相对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另外选一款合适的枕头也是很重要的。过高的枕头会让你的气道折叠。过低的枕头则可能让头部过分后仰、下颌抬高,造成舌根后坠。过软的枕头会让你在侧卧时颈部没有支撑,过分向外歪曲,造成气道不畅。故选择高度适中、中等偏硬一点的枕头是最好的。
至于药物和手术治疗,得仔细检查之后由医生说了算,千万不要自己乱用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了解更多知识)
医院专家名片
梁东辉
中医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特长:主要致力于心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是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顽固性咳喘、老年虚证等病症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