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讲堂小儿中药汤剂的煎煮药量注

名医讲堂

年第8期

天津市名中医

教授主任医师张宗礼

孩子生病,看病常常让父母头疼,看西医,抗生素的使用让父母担忧万分,因此很多家长都觉得中药疗效好,副作用小,因而倾向于在宝宝生病时选择中药治疗。不过,多数家长会有疑问,如孩子多大可以吃中药?如何煎煮?服用剂量多少?有哪些注意事项……

煎煮中药是一门学问,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天津市名中医——张宗礼教授告诉我们,中药的煎煮过程就是自己制药的过程,所以煎煮方法尤为重要,煎煮不当,轻者会影响疗效,重者还会起到相反的药效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今天张宗礼教授就为家长朋友们谈谈肾病患儿的中药煎煮方法。

一、选用煎煮工具

煎煮中药的用具最好是砂锅。砂锅传热性能好,受热均匀,不易爆沸,兼有保温、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

二、浸泡

煎煮之前先浸泡中药饮片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可以浸泡时间以30分钟为宜,但具体浸泡时间也要依据药材而定。如植物的根、茎、果、矿物药、动物内脏等,浸泡时间可以长一些。而花、叶等,浸泡时间短一些。

三、加水量

水的用量一般为:第一遍煎煮时将中医饮片适当加压后,以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头遍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0.5~1厘米即可。

四、煎煮时间

肾病患儿用药比较轻灵,以轻清宣散上焦的药物为多,所以煎煮时间不需要过久。第一煎煮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第二煎煮时间以15~20分钟。煎好后将两次煎出药液混合,一般分2~3次服用。

火候一般把握在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煎煮时间可缩短5~10分钟,而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煎煮时间宜增加10~20分钟。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五、先煎后煮

由于药材的特殊性,有的要先煎如金石类、甲壳类药物;有的要后下,如叶、花,钩藤等;有的要包煎,以避免刺激咽喉,或以利于药物成分的渗出,有的胶类药物要炖化后加入药液中服用。而贵重药物要另煎兑入服用,以免药物的浪费。

六、剂量

中药煎煮后每次所取得的药液量青少年一般为毫升,学龄期儿童为毫升,婴幼儿为50毫升。

小编提醒:在小儿用药方面,应该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及"标本兼治"的原则,注意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时时根据患儿的体质特点、病情轻重及脏腑功能的不同,及时调整处方及药量和用药时间上的选择。

天津市名中医张宗礼

张宗礼,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天津市名中医,主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老中医学术经验优秀继承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科首席专家,天津市中医肾病研究所副主任。

作为特邀专家在儿科诊疗中心出诊,擅长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在儿童肾病、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肾内科疾病的诊治上有独到的疗效。

门诊时间:

周一全天(肾病二科)

周二下午(儿科)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党办宣传

编辑

王梓校对

常泰然

责编

陆静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guihuan.com/sbzy/6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